第20章 家事国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就好了。”
    “天天都是忙,什么时候才是头啊?”
    周秀娘摇摇头,收拾完东西,却没有离开,在旁边坐了下来,看赵竑忙活。
    二人相处时间长,赵竑也不觉得怎样,开始继续冥思和写写画画。
    “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水师……战船……火炮……”
    似乎想起了什么,赵竑跟着又在另外一张白纸上画了起来。
    “大口径,短炮身,平射,射程200~300米,炮弹重60斤……”
    这是64磅炮,要是装备上战船,一通砸过去,对方的甲板上还不是血肉横飞,扫倒一片。
    等32磅(大概30斤)的短管火炮试射成功,就可以让军器司铸造和试造这种64磅短膛大口径炮了。
    “无烟火药、tnt,这些火药成分应该是……”
    赵竑摇摇头,自嘲地笑了起来,放下了铅笔。
    这些事,交给工匠们去做就是。事无巨细,自己是太着魔了。
    蒸汽机!
    赵竑眼睛放光,又在另外一张纸上开始边思考边画。
    蒸汽机的原理太过简单: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蒸汽机的出现曾引起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直到20世纪初,它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动机,后来才逐渐让位于内燃机和汽轮机等。
    如果大宋能够工业蓬勃发展,推动蒸汽机的使用,人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也许会提前五六百年到来。
    “蒸汽机,需要产生蒸汽的锅炉,可以使用木材、煤炭作为热源。蒸汽膨胀推动活塞做功。“对了,那个活塞,以及曲柄是怎样的图形……”
    赵竑正在忙于正事,周秀娘忍不住,轻声叫了起来。
    “陛下!官人!”
    “怎么了?”
    赵竑不解地抬起头来,看到面色娇羞的妻子,不由得一愣。
    “官人,你可是好几天没有……去我……房中呢!”
    周秀娘扭扭捏捏,赵竑恍然大悟,扔下了手上的铅笔,哈哈笑了起来。
    家事国事天下事,身为一国之君,总是难以兼顾。
    “不画了!今晚我要好好做一下功课,保管娘子满意!”
    周秀娘正在窃喜,赵竑已经洗了手,过来把妻子抱了起来。
    “官人,不要急吗!”
    “做功课,哪能不急?”
    赵竑没羞没躁地说着,抱起妻子。
    “交作业了!”
    赵竑哈哈怪笑一声,走向了屏风之后。
    一大清早,几位执政大臣进来,奏禀完先帝葬礼的事情,被眼圈发黑的赵竑留了下来。
    “陛下,不可操练过度,要小心身体啊!”
    薛极观察仔细,赶紧劝了起来。
    “没事,只是没睡好而已。”
    赵竑尴尬地一笑,摆摆手,董宋臣把桌上的纸张拿下去,每人发了一张。
    几位执政大臣看着皇帝,心里都是有愧。
    皇帝日理万机,废寝忘食,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自愧不如,也自惭形秽。
    “几位卿家,别看朕,看看地图!”
    赵竑指了指众人手里的地图,心头微微有些得意。
    “这是朕画的中国地图,你们看看。”
    画一幅简略的中国地图,对于他这个历史老师兼地理老师来说,实在是轻松的异常。
    “陛下,想不到你还是位书画大家。”
    真德秀接过图一看,佩服之余,不由得一怔。
    “陛下,这图你是不是画反了?”
    其他几人仔细看着手中的中国地图,也是一起,疑惑地看向了赵竑。
    皇帝是大家,诗词歌赋,奇技淫巧,无一不通。想不到对地理还如此博学。
    “诸位卿家,朕画的没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方位没有错。你们可知道,朕为什么要这样画吗?”
    赵竑收起了笑容,语气低沉。
    “因为我临安皇宫坐南向北,而北面,也是我大宋沦陷近百年的山河故地。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江山北望,故国情深,朕的意思,你们能明白吗?”
    他指着图上的一点,不给众人反应的机会。
    “大家看这里,这是东京城,众卿都不陌生吧。”
    作为太子时,他曾出使金国,去过东京城,当日东京城残破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臣等不能为国分忧,惭愧至极!”
    薛极四人一起站了起来,都是肃拜一礼。
    国仇家恨,这位新君甫登大宝,雄心勃勃,这就要筹划北伐了吗?
    这也太仓促了些!
    “陛下,你给臣等看这江山万里图,又指出东京城,恐怕是另有深意吧?”
    真德秀面色严肃,轻声问了起来。
    好一张江山万里图,连漠南漠北,以及西域辽东,全都圈进来了。
    别说,画的还真是精巧,河流山川,各路各城,让人一目了然,眼前为之一亮。
    “陛下莫非想要北伐?如今我大宋国力匮乏,边事羸弱,金国尚强,鞑靼势大,况且唇亡齿寒,陛下还是要谨慎一些。”
    薛极轻轻咳嗽两声,似乎话里有话。
    “陛下,会子泛滥,国库空虚,边军懈怠,骑兵稀少,要恢复中原,恐怕要十五万到二十万精锐官军,还要有相应的粮草供应。陛下要三思啊!”
    宣缯作为兵部尚书,显然考虑的更多。
    他也想恢复中原,名垂青史。可以大宋目前的实力,想要对金国用兵,恐怕只能落个“元嘉草草、仓皇北顾”的闹剧。
    “陛下,即便我军北上,能收复潼关和黄河以南,至少也要有十五万精锐之师来专职防御,才能守住黄河防线。陛下之将,足当一面者几人?勇而斗者几人?智而善谋者几人?陛下之兵,能战者几万?分道直奔东京、洛阳者几万?留屯而守两淮、襄阳者几万?”
    真德秀紧跟着上奏,对宣缯的话表示赞同。
    这两个人脾气直,本来水火不容,现在相处久了,反而打成一片。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