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宫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无故指责的吗?
    “我……我说的难道不是真事吗?”
    杨意心头后悔了许多,羞恼不已,低头痛哭。
    赵竑眼神中流露出的憎恶,让她已经感觉得到,赵竑和她,已经回不到从前了。
    李惟名看了一眼杨意,依然不动声色,她站起身来,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杨意,你想干什么?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你眼里还有君王吗?”
    吴念脸色铁青,愤愤无奈一句。
    杨家人,太不知好歹,太蹬鼻子上脸。他们以为,皇帝是先皇,可以任意揉捏摆布吗?
    “都是我错了,行了嘛?你们一个个,不就是怕我们杨家影响你们吗?从今以后,我们杨家和你们没有关系,没有任何关系!”
    或许是恼羞成怒,杨意尖声叫道,声嘶力竭。
    “你真是发疯了!你能代表杨家吗?”
    “你要疯自己出去,不要在姑姑的灵前!”
    杨谷、杨石兄弟一前一后冷斥了出来。
    赵竑出了大殿,脸色犹自阴沉。
    自以为身为君王,可以掌控一切,却不知生活一地鸡毛,华丽的旗袍下满是虱子,让人生厌。
    “爹爹,你不要生气了。”
    女儿赵欢怯生生地说道,安慰着父亲。
    “欢欢,爹不生气,爹在想一些事。爹给你讲匹诺曹的故事。”
    赵竑强颜欢笑,给女儿讲起了故事。
    等到女儿高兴了起来,赵竑才放下女儿去和哥哥妹妹们待在一起。
    女儿年幼,希望她快快乐乐长大,不要有任何的心理创伤。
    董宋臣看赵竑脸色难看,心情似乎很差,也不敢劝慰。
    赵竑站了片刻,大臣们已经先后来到。
    三省六部衙门就在皇宫北门和宁门外,进入皇宫,倒也不耽搁时间。
    “陛下节哀!”
    进入殿中,看到赵竑一身肃服,群臣一起上前,肃拜行礼。
    “众卿,太后驾鹤西游,朕心甚痛。特辍朝十日,朕素服举哀,为太后守孝一年。”
    赵竑看着下面乌泱泱的一众大臣,忽然起了厌倦之心。
    吾心安处是吾家。
    活了几十年,两世为人,他的心轻松过、随心所欲过吗?
    “薛相年事已高,和宣卿都将致仕。太后丧礼一事,就由执政大臣真德秀担任总护使,执政大臣邹应龙担任桥道顿递使,众臣辅佑,按行使一职,由董宋臣担任。撰哀册文、谥册文和议谥号,亦由真卿自行决断。遣使告哀,传谕天下。”
    皇太后驾崩,丧礼过程漫长而又繁琐,就由真德秀和邹应龙担任这个总护使和桥道顿递使,来处理丧礼一切事宜。
    宰相薛极年近七旬,经常不能上朝,他已经考虑着让其他官员入朝,让薛极安安心心走完最后一段路程。
    其他两个参政,宣缯也是六十七八,年老体衰,已经处于致仕的边缘。邹应龙虽然精明强干,但年龄长于真德秀,资历也不如真德秀。
    他的老师真德秀只有五十出头,年富力强,似乎是宰相更好的人选。魏了翁进为执政,执掌枢密院。众臣多分担,天经地义,也是理所当然。
    真德秀文章锦绣,制诏类骈文当世第一。他登基时,真德秀的贺表就曾让他大开眼界。现在太后葬礼,要撰写的文册不在少数。舍真德秀其谁?
    一旦薛极和宣缯退出朝堂,他考虑将范钟和魏了翁调入中枢,来接替这二人。杨桂芝的葬礼,他们也应该尽点微薄之力。
    至于调武将入中枢,改变朝中文臣主持中枢的局面,目前没有合适的人选。曹友闻余玠们一来年纪太轻,资历不够,二来大宋还要面临数年,甚至是十余年的战争,还需要这些武将们冲锋陷阵。调他们回归朝堂,当前并不太合适。
    总之,杨桂枝的葬礼,少打搅他就行。
    “臣遵旨!”
    众臣一起肃拜,都是有些诧异。
    太后之丧,一般不会遣使告哀,本朝也鲜有先例。皇帝此举,似乎是要告诉天下人,尽管太后曾经为难于他,他也一片孝心,不与太后计较。
    “臣领旨!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真德秀上前行礼,郑重异常。
    薛极和宣缯即将致仕,他这个帝师,应该可以进为宰相了吧。
    “太后宾天,陛下节哀,但国事为先,陛下应振作精神,不可消沉。”
    宣缯上来,苍老憔悴,又似乎雄心勃勃。
    “陛下,前方将士枕戈以待,太后身后事过后,大军要不要继续进兵,一统中原?”
    西北边军占领陕西,全军振奋,北上的呼声不绝。许多将士都想一举拿下东京城,完成数代宋人恢复中原的心愿。
    “时机未到,暂且休兵,养精蓄锐。目下,还是先安排好太后的葬礼吧。朕已经说了,朕要为太后守孝一年。一年之内,不得再提兵戈之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