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首朝2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陛下息怒!臣知错了!”
    谢方叔惊惧之余,赶紧跪了下来,连连磕头求饶。
    “现在知道错了,晚了!”
    赵竑看着跪在大殿上的谢方叔,冷厉的目光从一众大臣的身上扫过。
    “将谢方叔逐出庙堂,贬为庶民,登注在册,永不录用!”
    看到赵竑阴冷的目光扫向自己,谢方叔心头一凛,腿一软,赶紧跪下。
    “陛下息怒!恕臣无罪!臣知错了!”
    皇帝不吃这一套,今天是撞在实墙上了。
    “拖下去!朕不想看到此人!”
    赵竑眉头一皱,禁军上前,将惶恐无主的谢方叔拖了出去。
    “陛下今日之言行,恐被史官载之史册,将为万世讥笑。请陛下三思!”
    谢方叔被逐,陈端常面红耳赤,大声喊了起来。
    “陈端常,你是在拿史官威胁朕吗?朕为大宋万世基业,岂在乎天下人非议!”
    赵竑怒火攻心,指着陈端常,话语毫不留情。
    “陈端常,你这个御史中丞,弹劾百官,谏言天子,可以说是位极人臣。看看你今日在大殿上干的事情,你除了要让君王难堪,简直是一无是处!”
    早就知道这些言官无所畏惧,捕风捉影,天下无敌。今日一见,果然够横。
    赵竑的话毫不留情,让跪着的陈端常直起腰来,满脸的傲气。
    “陛下,臣纠察官邪,肃正纲纪,谏言陛下,乃是臣的职责。既然陛下认为臣一无是处,臣请辞去御史中丞一职。请陛下准允!”
    满殿官员都是骇然,真德秀赶紧上奏。
    “陛下,陈中丞立朝高节,刚烈正直,为社稷之臣,陛下三思。”
    “陛下,真相公所言极是,陈中丞乃我朝良臣,对朝廷忠心耿耿,还望陛下三思。”
    “陛下三思!”
    又是胡榘、宣缯等官员一起上奏,异口同声。
    皇帝若是一意孤行,恐怕会寒了朝臣之心。
    “众卿,先听朕一言。”
    赵竑看了看众臣,面色又变的平静。
    搅屎棍们又臭又长,既然刚猛不能奏效,怀柔或许更为有效。
    “诸位卿家,你们知道,朕为何要佩戴这一把“宋王剑”上朝吗?”
    赵竑的话轻描淡写,殿中饱读诗书的大臣们,立刻有人明白了几分。
    “陛下莫非是想效仿秦王励精图治,中兴大宋?”
    兵部尚书宣缯迫不及待,赶紧接上话题。
    “宣卿所言甚是!”
    赵竑接着宣缯的话,继续回应起众臣来。
    “当年秦国偏安一隅,被天下诸侯国所鄙夷。秦穆公励精图治,激励了秦国后续历代秦王吞并天下的志向。朕欲效仿秦王,配这把“宋王剑”上朝,以鞭策自己,中兴大宋,收复失地,不愧对天下的百姓,不愧对大宋的列祖列宗。”
    赵竑侃侃而谈,似乎都是肺腑之言。
    “我大宋如今内忧外患,内有民生凋敝,边事不举,百废待兴。外有鞑靼兵强马壮,虎视眈眈。大宋想要求存图强,不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只能是白日做梦。朕肺腑之言,与诸卿共勉。”
    “陛下圣明!”
    “陛下高瞻远瞩,臣等心服口服!”
    一番激情生动的演讲之后,几个参政大臣抢先表态。
    “陛下,臣无话可说!”
    满殿群臣风向突变,纷纷倒向赵竑一边,陈端常自知理亏,跪伏于地,却满脸的不服气。
    “陈端常,朕的话重了一些。但朕要听的是真话,是真言。”
    赵竑目光扫向陈端常,心头的失望更甚。
    这就是士大夫,除了和皇帝顶牛,他们还能干什么?
    “陈端常,你这个御史中丞先不要当了,回去好好反省。御史中丞一职,就由执政真德秀暂代吧。”
    有些时候适可而止,不能意气用事,达到想要的效果就行。
    “陛下,臣遵旨!”
    陈端常脸色难看,肃拜一礼,退到一旁。
    大殿上一片寂静,群臣都是暗暗心惊,有大臣还想上谏,却被赵竑的狠厉吓住,纷纷住口。
    皇帝连四巨头之一的御史中丞都敢罢免,更不用说他们这些下臣了。
    万一惹怒了新皇,自己乌纱不保,荣华富贵可就没了。
    赵竑看着眼前的满殿士大夫,心头冰凉。
    尽管他今天火很大,甚至是恼羞成怒,但他还得忍着。
    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
    取之于民,用之于士大夫。那些朝廷大员,四五品的年俸就达2000贯,即便是年俸最少的正九品,也有540贯。
    而宋朝的老百姓,一年辛辛苦苦下来,风吹日晒,不吃不喝,也只有六七十贯。相比之下,百姓确实是“贱民”。
    现在想起来,怪不得刑部尚书葛洪和工部侍郎乔行简七十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