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檄文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冷雨霏霏,雨水从屋檐上流下,滴滴答答,落地溅起雨花,急促有力,似乎在敲打人心。屋檐下的禁军环廊而立,肃然无声。
    枢密使、兵部尚书魏了翁进了御书房,这才发现,除了宰相真德秀,里面集结了许多的大臣和将领,其中武将不在少数,而且都是边军主帅。
    其中还有宣传司的刘克庄、曾极二人。
    而大宋天子赵竑,正背对着窗外的凄风细雨出神。
    魏了翁心头一惊。看来,皇帝是要北伐了。
    又有几个大臣蹑手蹑脚进来,董宋臣上前,在赵竑耳边轻轻说了句话,赵竑这才转过头来,回到御桌后坐下。
    “诸位卿家,你们都到了。朕欲追封岳飞为北王,谥号“武忠”。岳飞长子岳云、部将张宪分别追赠为中书令,谥号“武勇”。诸卿以为如何?”
    宋孝宗淳熙四年,宋孝宗令太常寺为岳飞拟定谥号,初拟“忠愍”,次年最终确定为“武穆”。
    宋宁宗嘉泰四年,岳飞被宋宁宗追封为鄂王,追赠太师。
    宋朝文臣的最高谥号为“文正”,青史留名的范仲淹谥号就是“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世人毁誉参半的司马光也是如此,而大名鼎鼎的王安石谥号只是“文”而已,也不知是何道理。
    而宋朝武将的最高谥号为“武忠”,现在皇帝要追封岳飞为北王,谥号“武忠”,对岳飞可谓是尊崇异常,实在是让人羡慕和震惊。
    羡慕是羡慕,震惊归震惊,岳飞本就是冤案,前朝两位皇帝已经翻案,当今天子要再追谥,也是无可厚非。
    “陛下圣明,臣等无异议。”
    武将们、文臣们先后点头附议。
    “朕谢过诸位卿家了!”
    赵竑郑重其事说道,心头欣慰。
    在岳飞的事情上,君臣终于一致。可见岳飞之冤,天日昭昭,自在人心。
    众臣一起拱手还礼。
    皇帝尊岳飞,恐怕还有下文。
    “韩柁胄忠于国家,立志北伐,可惜识人不清,以致被奸相史弥远害死。金人说他忠于谋国,谬于谋身,可谓贴切至极。”
    说完了岳飞,赵竑的话题,转到了韩柁胄的身上。
    “拟旨,追封韩柁胄为魏郡王,谥号“武勇”。追史弥远谥号为“缪丑”。乱臣贼子,十恶不赦,死有余辜!”
    赵竑愤愤而道,众臣又是一惊。
    真德秀暗暗摇头,赵竑如此做法,等于让大宋太后杨桂枝也背上骂名。如此做法,太过直接。
    不过,看赵竑肃穆庄重的样子,他也不好去阻拦。
    皇帝横冲直撞,却没有任何私心,关他何事?
    “拟旨,追回秦桧“申王”谥号,恢复为缪丑;夺回张俊封号循王,改谥号“忠烈”为“缪丑”;改万俟卨谥号“忠靖”为缪丑。宣传司在报纸上报道此事,务使天下军民人尽皆知!”
    赵竑仔细交待起了宣传司的刘克庄和曾极二人。
    “臣等遵旨!”
    刘克庄和曾极一起领旨。
    宋高宗赵构绍兴二十五年,秦桧病逝,时年66岁,追赠申王,谥忠献。开禧二年,宋宁宗追夺其王爵,改谥谬丑。嘉定元年,奸相史弥远执政后,又恢复了秦桧的王爵和谥号。
    现在,这位巧言令色,献媚人主,窃弄国柄,荼毒生民的“天下第一汉奸兼奸相”,又要被赵竑打回原形了。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连带着,秦桧的两位帮凶爪牙张俊、万俟卨,也被秋后算账,难逃一劫。
    缪:名与实爽曰缪;伤人蔽贤曰缪;蔽仁伤善曰缪。缪丑这个谥号,可谓贴切。
    皇帝这又追又贬的,其意再也明显不过。
    一切,都不过是为了北伐造势。一切,都是为了动员天下!
    “诸卿,这是我朕写的一点东西,都是有感而发,宣传司将会在报纸上刊登,你们都看一下,各抒己见吧。”
    赵竑说完,点点头,董宋臣拿起几片纸张,分发了下去。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
    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
    余玠看了一句,已经是血脉偾张。
    不北伐收回中原,中国何以居内?
    ……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执矢,目视我中原之民,久无所主,深用疚心。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
    孟珙看得额头冒汗,忍不住叫了一声“好”。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这不正是他们这一代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吗?
    ……虑民人未知,反为我雠,絜家北走,陷溺犹深,故先谕告:王师所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