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俞弦:我也可以去中大找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我……”
    听到cos姐这个问题,陈着突然噎了一下。
    爱她,还是爱她?
    这对狗男人来说可是个送命题。
    要不是“看电影”的这个决定,自己也有同意,陈主任真是怀疑被资本做局了,通过...
    林浅的新书《依然前行》出版后,反响比《光的方向》更为热烈。不仅因为故事本身更具现实感和情感深度,更因为她笔下的人物仿佛就在身边,真实得让人无法忽视。读者们的来信也越来越多,有人感谢她重新点燃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有人分享自己走出困境的经历,还有人只是简单地告诉她:“谢谢你,让我相信,即使跌倒,也可以继续前行。”
    林浅的工作坊依旧定期举行,但场地已经从最初的咖啡馆搬到了一间更宽敞的社区文化中心。课程报名人数远超预期,甚至有外地的学员专门赶来参加。她不再是那个躲在文字背后、试图通过故事寻找答案的女孩,而是一个愿意与人面对面交流、倾听并陪伴的人。
    某天下午,工作坊刚结束,一个年轻女孩走到她面前,犹豫了一下,递给她一本笔记本。
    “林老师,这是我写的东西……”女孩声音轻柔,眼神里带着一丝不安,“我不知道它有没有意义,但我想请您看看。”
    林浅接过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我叫苏晴,今年二十四岁,刚刚被公司辞退。我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但我想写点什么,至少,证明我曾经认真地活过。”
    林浅看着她,微微一笑:“你已经开始了。”
    女孩愣了一下,眼眶有些湿润,轻轻点头:“谢谢您。”
    林浅合上笔记本,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你愿意来下一期课程吗?我们可以一起写下去。”
    女孩用力点头:“我愿意。”
    那天晚上,林浅坐在书桌前,翻看苏晴的笔记本。她发现,这个女孩的文字虽然略显青涩,却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渴望。林浅想起了自己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也是这样,在迷茫中摸索,在不确定中寻找方向。
    她打开电脑,敲下一段话:
    “人生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无数个选择的交汇点。我们总是在某个时刻停下来,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答案或许不会立刻浮现,但只要我们愿意继续走,就一定会有光。”
    她将这段文字作为新书的序言,标题依旧叫《依然前行》。
    几天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城市陷入混乱。林浅的写作工作坊也因此临时取消。她窝在家里,整理新书的反馈和读者来信。一封来自北京的信吸引了她的注意。信封上写着:“致林浅老师:一个曾经不敢面对自己的人。”
    她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照片和一封信。
    照片上是一个穿着西装的年轻人,站在一座城市的天台上,背后是落日余晖。照片背面写着:“谢谢你,让我有勇气辞职,重新开始画画。”
    信的内容很短,但字字句句都打动人心:
    “林老师,我是你三年前写作工作坊的学员,叫陈远。那时我刚刚毕业,被家人安排进了一家国企,每天朝九晚五,看似安稳,实则压抑。我曾无数次想辞职,却始终没有勇气。直到你那句‘只要你想,任何时候都可以重新开始’,我才真正鼓起勇气,辞去了那份工作,开始学习插画。”
    “现在,我终于成为了一名自由插画师,虽然收入不稳定,但每一天都充满希望。谢谢你,让我找回了自己。”
    林浅看着信,眼眶有些发热。她回想起那个总是坐在角落、沉默寡言的男生,没想到他真的走出了自己的路。
    她将照片和信收好,放在书桌抽屉里,旁边是李曼的画,还有云南来信里的那张画。
    窗外的雨还在下,但她的心里却异常温暖。
    第二天,雨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林浅照常去咖啡馆写作,刚坐下不久,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来自周然的消息:
    “林老师,我决定去欧洲进修插画。虽然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我愿意试试。”
    林浅笑了笑,回复:“加油,等你回来办展。”
    她合上电脑,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涌起一种奇妙的满足感。
    她终于明白,写作不仅仅是表达,更是一种连接。她用文字搭建起一座桥,让无数在迷茫中前行的人找到了方向。
    她起身离开咖啡馆,走向地铁站。手机再次震动,是李曼发来的消息:
    “林老师,我准备开始创作一系列关于中年女性成长的画作,想请你看看。”
    林浅回复:“当然可以,我随时都在。”
    她抬头望向天空,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她知道,属于她的故事,还在继续。
    而属于更多人的故事,也在悄然开始。
    她继续往前走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