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出手,来自文化战线!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很快,易伯翔就从晚辈那里,听到他们在这段“特殊窗口期”的要求。
    有人希望能多吞并两块地,有人希望解决自己的级别待遇,有人希望白拿几个项目,有人希望在某个谍战剧中饰演女主……
    只有易保玉希望...
    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林浅已经坐在书桌前。窗外的风穿过半开的纱帘,轻轻掀动桌上一叠刚打印出来的“萤火计划”招募简章。她盯着屏幕右下角的时间??五点四十七分,比往常早了近两个小时。但她睡不着。昨夜那封来自云南山区的女孩信件像一根细针,扎在心口最柔软的地方,反复提醒她:有些话,等不及。
    她打开邮箱,将“萤火计划”的初步构想群发给之前参与过“城市叙事计划”的志愿者名单。不到半小时,回复如雪片般飞来。有人附上自己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扫描件,说愿意无偿培训乡村教师;有人是纪录片导演,主动提出为项目拍摄纪实短片;还有一位盲校退休语文老师写道:“我教了一辈子不会说话的孩子写字,如果你们需要,我还能再走一趟山路。”
    林浅逐一封回,手速快得指尖发烫。她知道,这不是慈善,而是一场迟来的补救??补救那些被忽略的童年、被压抑的声音、被误读的情绪。每一个报名者背后,都藏着一段未曾言说的理解与共情。
    九点整,门铃响了。门外站着陈小雨,肩上挎着旧帆布包,脚边放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行李箱。她晒黑了不少,眉眼间却透着光。“我回来了。”她说,声音不大,却像敲响了一口沉寂多年的钟。
    她们挤在厨房里泡茶。陈小雨说起她在云南的日子:那个写信给死去妹妹的女孩叫阿?,十二岁,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妹妹掉进枯井那天,她正在田里割猪草。村里人说孩子太小不懂事,不该提这事;老师也劝她“往前看”。可她每晚梦见妹妹湿漉漉的手抓着井沿,喊她的名字。
    “直到我带去那本书。”陈小雨轻声说,“她抱着它看了整整三天,一句话不说。第四天早上,她递给我这张纸。”她从包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作业纸,上面用铅笔写着歪斜却用力的字:
    >“阿?,对不起我没有拉住你。
    >我怕黑,怕水,怕一个人睡觉。
    >可我现在不怕说了。
    >因为有个姐姐告诉我:说出来,你就不是一个人背负这件事。”
    林浅看着看着,眼泪无声滑落。她忽然明白,文字的力量不在辞藻,而在它能替人说出那些哽咽多年的话。
    下午两点,她们驱车前往郊区一所试点中学,参加“同伴倾听员”首次联合培训。礼堂里坐满了穿着校服的学生,年龄多在十四到十六岁之间。讲台上挂着横幅:“听见,是最温柔的抵抗。”
    林浅走上台时,掌声并不热烈,反而带着试探和拘谨。她没开场白,只播放了一段音频??王浩住院期间录下的日记语音节选。少年沙哑的声音在空气中流淌:“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个AI,输入指令就执行,但从没人问我愿不愿意……我以为崩溃只能一个人藏,后来才知道,原来有人愿意听我说完一句话。”
    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有个戴眼镜的男生低头抹了把脸,另一个女生悄悄把手伸进书包,摸出一本笔记本,迅速写下几个字又合上。
    培训进入模拟环节。两人一组,一人扮演倾诉者,一人做倾听者。规则很简单:不说教、不打断、不评判,只需重复对方最后一句话,并问一句“然后呢?”
    林浅巡视全场,忽然注意到角落里的一个女孩。她始终低着头,手指紧紧绞在一起,对面的同学已经说了三轮,她却一个字都没接。林浅蹲下来,轻声问:“你还好吗?”
    女孩摇摇头,嘴唇动了动,终于挤出一句:“我……我不敢说。我说出来,他们会笑话我的。”
    “谁会笑话你?”
    “所有人。”她抬起眼,眼里有恐惧,也有倔强,“我说我每天晚上都会哭,他们肯定觉得我矫情。我说我觉得活着很累,他们会说‘你有什么好累的’。”
    林浅静静地看着她,然后当着所有人的面,在纸上写下一句话,举起来给她看:
    **“你觉得累,不是因为你脆弱,而是因为你一直在扛。”**
    女孩怔住了,眼眶猛地红了。
    林浅收起纸,说:“今天这里没有正确的情绪,只有真实的你。如果你想哭,就哭;如果你想沉默,也没关系。但请记住,你的感受值得被认真对待,哪怕全世界都说‘这没什么’。”
    那一刻,整个礼堂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几秒钟后,前排一个男生突然站起来,声音微颤:“我也……我也经常失眠。我不是不想学习,是我脑子里总有声音说我没用……我已经……写了三个月的自杀计划。”
    没有人笑。没有人动。只有一个人轻轻地说:“谢谢你告诉我们。”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