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万大师的掌中宝(3)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她追问。
    东瀛人龇牙咧嘴,阴森森地一笑:“有了黄金万两,走遍天下都不怕,你还怕什么呢?”
    从此人的神色中,我就知道那“黄金万两”很有可能大打折扣。
    “我姑且相信你们,咱们去摘星楼。”女子说。
    东瀛人早就迫不及待,一步闪出门去。
    “你真的能保证我活着离开京城?”女子低声问。
    我点头:“我尽力而为。”
    女子也点头:“好,我相信你,但我不能相信他。”
    我不禁苦笑,混迹江湖的人,谁都不是傻子,不至于连别人的真话假话都分不清。那东瀛人太奸诈,才会把这女子看得太傻气。
    女子向后一退,突然逆时针扭动了左手边的灯台,一道铁闸倏地从上向下跌落,把门口死死堵住。
    我没有吃惊,这是能够预见到的。
    两人斗智,女子胜了。这种时候,胜负的对比就是生死之间的对比,谁的智商不够,谁就得死。
    “喂喂喂,怎么回事?怎么回事?”东瀛人在外面拼命敲打铁闸。
    我发现,铁闸是用极厚的纯铁铸造而成,隔音效果极佳,几乎将东瀛人的声音全都挡住。
    “这不是门,是断龙石。”我叹了一声。
    “火油转眼就到,如果没有这断龙石,怎么能挡住遍地烈火?”她说。
    我知道,外面的东瀛人必死,除非他在几分钟内能逃离地道。
    “我们这边走。”女子说。
    在她的带领下,我们沿着密室最内侧的一条狭缝侧身出去,在黑暗中走了约十分钟,到了一架仅容一个人攀登的旋转楼梯前。
    “你在前还是我在前?”她问。
    我没有回答,默默地向前一步,开始爬楼。
    东瀛人该死,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和女子之间,或许可以达成某种相对和平的合作关系。
    我愿意表达出自己的诚意,跟对方一起,共同探索焦木的秘密。
    上升了一百七十五级台阶之后,楼梯到头。我们沿着一条走廊进入了一个空旷的大厅。
    “就在这里。”女子说。
    她走到大厅中央,向地下一指。
    地面上是用金线银锭嵌刻而成的一幅地图,这种装饰手法并不鲜见。地图四角,分别是春台殿、夏台殿、秋台殿、冬台殿的文字标识。
    春台殿在大厅东南角,这一点女子早就说过了。
    “我们去春台殿?”我问。
    “有一个问题,只要碰了那边的东西,这里就会发生变化。”女子说。
    四下里寂静无人,城墙上的厮杀声也听不到了。所以,我的心情总算能稍稍平静了一些。
    “什么变化?”我问。
    “一些虚幻的影子,像是一场戏,只是看见却摸不着。我一直在想,到底那东西重要,还是这里的影子更重要?”她犹豫不决地说。
    “先拿走焦木。”我说。
    我伸出手,她自然而然地握住,然后我们并肩向大厅的东南方向走过去。
    春台殿的门藏在一张四扇屏的后面,门分两扇,上面雕刻着各种盘龙图案。
    门关着,女子伸手一推,两扇木门立刻打开。
    门内是一个十步见方的佛堂,正面即是供桌,上面供奉着一尊两尺高的佛像。
    佛像面前供着一件东西,长有一尺,粗细如同成年人的小臂,颜色炭黑,如同烧焦了一般。
    这东西用“焦木”来命名是最合适不过了,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它都是一段焦木,不可能是其它什么东西。至于它为什么具有神奇的法力、为什么会被供奉在这里,都是无人可答的天问。
    当然,在织田氏的历史中,焦木又是跟敦煌天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拿到它,就等于向着“揭开敦煌天机”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现在可以拿了。”女子说。
    我没有轻举妄动,只是站在门口,远远地看着佛像和焦木。
    北宋崇尚道教,那么这应该是道士的雕像才对,可是,在我眼中,那不是通常仙风道骨一样的道教真仙,而是一个普通人。
    我的意思是,摘星楼顶上供奉着一个真人的雕像,焦木就跟这个雕像在一起。
    现在,只要向前几步,就能拿到传闻已久的“焦木”,完成过去很多人的梦想。
    我从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意外之喜,而是永远相信馅饼越大、陷阱越深。
    这个春台殿中静悄悄一片,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不祥的味道。
    “你确信这就是焦木?”我转向那女子。
    女子点头:“对。”
    她的表情变得十分奇怪,忐忑不安却又兴奋异常。
    “拿起它,会发生什么?”我小心地追问。
    “是一些幻象……先拿起它再说,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疯狂地觊觎着它,现在,你只要向前走几步,它就是你的。”她说。
    我深吸一口气,侧耳谛听,四周并没有其它的异常动静。
    “你去拿,我给你望风。”那女子催促。
    “好。”我点点头。
    当下这种情况,先拿焦木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我缓步向前,走到供桌前,不急于拿起焦木,而是看着那雕像。
    那雕像的五官似乎异常模糊,雕刻者故意在关键部位“留刀”,使得雕像的五官外面剩余了一层“浮皮”,等于是一只薄纱面罩,让人无法确切看清,雾里看花一般。
    我模模糊糊地感觉到,雕像似乎异常熟悉,从前好像见过。
    “快点,快点。”那女子在门外催促。
    我把右手搭在焦木上,指尖立刻感觉到了它的温度,就像握着一根刚刚降温的木炭一样,其温度大约在摄氏六十度上下,接触它时,皮肤没有灼热感,但却明显知道“它有温度”。
    “快点啊,快点啊——”那女子等不及,连续催促。
    我右手握住焦木,轻轻向上一提。
    猛地,胸口一阵毫无缘由的剧痛袭来,犹如重锤猛击,令我身不由己地放开右手,后退一步,抚胸蹲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