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两篇不值一提的小文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去哪里了呢!”中午用餐的时候,韩振国、温骏都没有资格坐进扒房,还不知道刚刚发生的小插曲。
    “你还真惦记上这事了?”丁文江看向韩振亚笑着问道。
    “我就是让小周上东洲工学院的网站,能不能找到这孙子的署名论文,”韩振亚从周亦陈手里将打印稿粗略翻了翻,说道,“没想到有这么厚!谁有耐心看这么东西啊?我也看不懂,都是专业名词,我都后悔了,这得费多少油墨钱。”
    吴东疆笑着将打印稿接过来,说道:“我看看……”
    这点时间,吴东疆哪怕是专业出身,也不可能从头到尾细看。
    他接过打印稿后,视线就先往摘要部分扫过去,看了两眼,眉头就大皱起来,又快速翻看了几页,就拿起随身携带的手机,拨打了一个电话过去:
    “钱工,你在办公室吧?你现在立即登上东洲工学院的学校网站,搜索它们最新一期学报刊侠的两篇有关合成石墨的论文,第一作者分别是萧良以及沈奕、邵芝华,通讯作者是王驰鹜、蔡春。你联系马国福、朱畅立刻到你办公室,好好看看这两篇论文……”
    “这两篇论文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韩振亚看到吴东疆放下手机,惊问道。
    “不可能,不可能,这两篇论文写的东西不可能实现,”吴东疆摇头说道,“石墨存在微观晶格缺陷,层间作用力太弱,导致倍率性差,不是简单的物理改性就能克服的??”
    见大家不理解,吴东疆简单的解释道:
    “就是石墨的微观原子间,塞不进太多的电子,导致作为电池负极进行充电时,能充进去的电子数量少,整体表现就是电池能量密度低。国外研究这一块有好些年了,在这些方面早做了无数次实验,要是能够克服,早就出成果了。真要拿石墨去做锂电池的负极,电容量比镍氢电池都高不到哪里去,又怎么可能比碳微球高这么多?日本当年为什么舍弃石墨,而用工艺这么复杂的碳微球负极,难不成还没有研究透石墨材料?”
    “啊?”丁文江、韩振亚、韩振国以及温骏他们都不是专业人士,听不懂太多的专业术语,一头雾水的问道,“吴书记说姓萧的论文瞎写,以致其他地方发不上,只能发东洲工学院的学报上?”
    “……”吴东疆没有应声,他倒是期待如此,但也知道以萧良今天的地位,实在不需要如此。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一时间陷入沉默,大家都想到另一种可能,就是萧良跟手下的研究人员在锂电池领域,做出叫吴东疆难以置信的研究成果来了?
    “砰砰……”这时候有人敲门,陈逸森走进来,手里也拿着一叠打印稿。
    陈逸森注意到吴东疆手里已经有一份打印稿,瞥眼看到正是萧良发表在东洲工学院上的那两篇论文,微微惊诧的说道:“哦,吴总已经在看萧良的这两篇论文了啊??郑先生还想着叫我将这两篇论文打印出来拿给吴总看呢!”
    郑仲湘刚才在餐厅里没有办法,也没有心情出声提醒吴东疆、韩振亚不要去招惹萧良那孙子。
    不过,他也不想吴东疆、韩振亚下午会场再提这事,让萧良有得意扬扬的机会,这才让陈逸森拿论文过来。
    “哦,韩总的秘书刚刚打印了一份拿过来,我粗略翻了一下,觉得很不可思议,”吴东疆抑住内心的震惊,说道,“我也没有时间细看,刚打电话给集团的技术人员,让他们分析一下。”
    陈逸森抿了抿嘴,事情已经到这一步,已经不是灭自己威风的事了,据实相告道:
    “蜗巢科技在液锂负极技术确实是取得很大的突破,我们大概在两个月之前就得到消息,大体确认星源时代目前约有一半的电池产品采用全新的负极材料,生产成本更低,能量密度大约还能提高20%。我们推测蜗巢科技围绕新的负极材料进行电解液、正极材料、隔膜材料以及界面控制等一系列的技术整合,实际能制造的液锂电池,能量密度可能要比市面主流产品高达30%左右。”
    “这么高!提高30%的能量密度?”韩振亚不懂具体的技术细节,但他负责宏亚的PC制造业务,具体参数还是懂的,震惊说道,“这不是要把镍氢电池彻底扫除出中高端市场?”
    早年的充电电池以镍镉电池为主。
    镍氢在2000年都要算新一代主流充电电池了,除了不会对环境造成重金属镉污染外,能量密度要比传统镍镉电池高出一点五倍。
    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更轻便,但一方面电子产品的便携性最近两年才刚刚凸显出来,更主要还是制造成本太高,综合性价比还没能对镍氢电池形成相对优势。
    大家都觉得,哪怕锂电池未来在高端电子产品有很强的竞争,但目前还没有呈现出取代镍氢电池的趋势出来。
    一些技术分析机构认为,液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倘若能再提高30%,才能在中高端便携性要求高的电子产品,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