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找崔永?或其他崔家子弟联系,甚至找到崔梦枕、崔梦韩那边对他进行支持,都能够理解,但为什么要迫切来找我们?”
袁可飞负责星视通讯电子,就是在做星视电讯的产品市场,当然第一时间就想明白过来才倍感惋惜,但见陈逸森却还没有想明白过来,却也没有作声。
老实人林杰给陈逸森解释道:
“海外运营权仅涉及现代电子直接面对终端市场的电气、家电、消费电子产品类。一旦这些产品的海外市场从现代集团体系内剥离出去,现代电子集团即便还会持续保留这些产品的生产与研发部门,却不可能新投入多少资源了;比较理想的也就是维持现状。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而芙蓉财团旗下的成员企业恩益电气,有自己直接面对终端消费市场的消费电子、家电产品,甚至是比现代电子更为知名的全球品牌,怎么可能轻易将生产、研发资源拿出来,去支持现代电子在韩国之外市场的运营?哪怕置入海外运营权的新公司,主要股份都属于芙蓉财团旗下拿债权进行置换的成员企业,恩益电气也不可能轻易答应,在财团内部用自己的资源培养潜在的竞争对手。所以说,奈田英男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首先需要在现代电子、恩益电气之外,找到生产与研发资源的支持,才有可能说服芙蓉财团的高层,拿这么高的债权去换海外运营权!当然,也是需要一些资金支持的。”
陈逸森明白过来。
奈田英男其实就是想先找到OEM代工制造商,而且OEM代工制造商最好还具备很强的开发能力,将新产品技术研发的事,也都承接下来。
这么一来,现代电子的海外市场,就不需要依赖其本部的生产、研究部门,最终实现真正的分离,而不是简简单单拿下运营权,却还始终受制于现代电子集团。
星视通讯电子接受手机合资公司、笔记本电脑制造公司,在袁可飞的带领下,生产自有品牌产品仅仅占到一部分产能,更多还是承接OEM业务,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也形成了一定的产品技术研发能力。
而鸿盈科技更是大张旗鼓的宣称要成为全球第一手机OEM制造商,目前正进行疯狂的投入。
奈田英男想要执行他这个也很疯狂的计划,他现在核心能用到的人脉,确实就是星视与星源两家。
陈逸森突然想到一件事,问道:“不会是奈田英男他自己想拿到现代电子的海外运营权后,亲自去操盘吧?”
“奈田没有明说,但应该是这个意思,而且这也是他最大的机会。”林杰说道。
哪怕是这两天的事不算,奈田英男也早就知道他们两家有很深的裂痕了??奈田英男还想他们两家都拿出实际行动来支持他,可见所图甚大了。
陈逸森忍不住拍了拍脑袋,想想这计划也真是够疯狂的,特别是对刚刚提拔担任奈田商事亚太部副总裁的奈田英男来说,简单就是想一步登天。
“这事要能有转机,值得我们全力去争取!”
袁可飞对星视站出来主导液显业务并购一事,虽然没有像林杰、周培薇那么旗帜鲜明的反对,但态度还是保留的。
而这一刻他却没有什么犹豫,主张尽全力与奈田英男合作。
道理很简单,主导液显业务并购,未来可预见的投入太大了。
而拿下现代电子的海外市场运营权,交易核心环节还是拿芙蓉财团的债权,置换海外运营权,仅仅是将现代电子产品海外运营部门置入新的公司旗下,需要再额外投入相关的资金,需要额外筹措,但已经相对有限得多了。
虽然置入海外市场运营权及相应部门的新公司,芙蓉财团将绝对控股,但他们参与其中,哪怕是能将现代电子旗下的手机与笔记本电脑代工业务承接过来,就已经稳赚不赔了。
一方面是新增一个超级大客户,星视通讯电子就可以放开手脚在产能建设及技术研发上进行更大规模的投入。
一方面他们还能从现代电子继续获得他们紧缺的产品技术,提升星视通讯电子整体研发实力。
这点是必然的。
奈田英男以及芙蓉财团,既想摆脱对现代电子集团本部生产研发部门的依赖,又不想花太大代价,冒太大风险去组建生产研发部门,那支持OEM合作方的发展,就是必然之举。
说不定他们还会主动推动恩益电气相关技术转让。
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他们未来还能保持收购现代电子消费产品海外运营权的可能。
芙蓉财团前期同意拿债权换海外市场运营权,核心目的还是为了避免产生巨大的投资损失。
不过,有朝一日,在奈田英男的努力下,现代电子海外市场运营稳定下来,只要价格合适,芙蓉财团大概率还是会出售新公司的股权回收资金。
毕竟现代电子在海外市场的运营,跟芙蓉财团旗下的恩益电气存在直接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