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八、温补羊肉定四策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真德秀的这三篇文章在江淮国闻上的表,立刻召来激烈的争论,原先团结在他身边的理学家们生了分裂,顽固保守斥责他是离经叛道,朱子逆徒,迎上而失本,媚俗而忘真,当初史弥远一党给真德秀强加上的真小人外号,再度被拾了出来,只不过这次以真小人骂之,乃是当初他的同道之人。但理学大部分成员则盛赞,真德秀这三篇文穷究天地人之道,后世学问,尽在其框架之中矣,而其中内圣外王论又是集其大成,将儒道理学,阐到了极致。
    在真德秀的内圣外王论中,很明确地提露出一个本质性的问题:儒家的圣与王应该是分离的,虽然孔子与旬子的门徒,都认为他们二人学问品德堪称至圣,他们在政治地位上也应该为帝王。但事实上,自古以来帝王没有谁学问品德如此二人,而此二人终其一世也未能得志,更不要提成为帝王了。若是二人成为真正的帝王,那么必然不会有他们的智王之历史地位。
    故此,就个人而言,对内追求自己内心的圣与在外用近乎功利的手段践行王道并不矛盾,积极进取刚健有为才是内圣外王之道,而不是那些只穷性理的自闭。就国家而言,强调仁礼这个内圣与推行法术这个外王也不矛盾,唯有如此,才可至于大同。就对外而言,强调对本国百姓的仁德与对外扩张也并不矛盾,这才是内圣外王的本意,而自汉唐以来君主重外国胜于重国内,视外国人如尊长,轻贱本国人如豕犬的作法,是对内圣外王的彻底否定,其结果便是五胡乱华与安史之乱。
    真德秀这篇内圣外王论所引起的争议最大,便是赵与莒看了之后。也不禁目瞪口呆,好半晌无法言语。
    四年时间,在这激烈的变革大潮中,真德秀终于醒悟过来,认识到理学的局限之处了。
    当他从震惊中清醒过来时,崔与之大吃大嚼地忙得不亦乐乎。赵与莒带来的火锅已被这老儿扫荡了大半,见天子缓过神来,崔与之笑道:陛下,臣多谢陛下赐食了。
    这羊肉火锅最为温补,冬日吃了再好不过,你给朕留点赵与莒作势喊着,举筹从崔与之筷子上抢了一片羊肉来。
    陛下富有四海,内库积钱如山如海,还怕吃不得羊肉。来抢为臣的崔与之放下筷子,不顾火锅还烫着,直接将盆都端了过去:这是臣地。臣的
    好好好,别这般别这般
    他不怕,赵与莒却有几分担心,若是泼了那一锅热汤全倒在崔与之身上,这个老臣恐怕要成为第一个被火锅烫死的了。他放下玉箸,端坐身躯,摇了摇头:朕的内库空了,崔卿,就可怜朕一下。莫再打内库主意了。
    他说内库空了不是虚言,修建临华铁路所耗费的钱钞,都是从他的内库出来地,总共数额近千万贯,第一条铁路建筑费用总是比较高的,而且在迁地补偿中,他又无意去与百姓争利,补偿得相当丰厚。除此之外,他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数目也甚为惊人。一年总数高达数百万贯。另外,投到建康府的数百万贯也暂时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占用了他大量的资金。流求很赚钱,他幕后控制的产业也很赚钱,但这些钱有的要用来扩大再生产,有的要用来支持其余方面建设,因此,曾经是最有钱的天子地赵与莒,现在身家还当不了鼎盛时的十分之一了。
    当然。象临华铁路。现在已经开始为他赚钱。每日送往临安地大量洋货方物。还有往来于临安华亭府之间地客旅商贩。每天都要给他赚来过万贯地利润。而且这个利润还在不停地增加中。但赵与莒考虑到前线战事。不得不节约开支。不再敢四处投钱。
    崔卿。真德秀这三文一出。仕林以为如何赵与莒又将话题转到了真德秀身上。真德秀地这种转变。实在是让他吃惊。他虽然有改变真德秀看法地准备。可他能够这么彻底地转变。让赵与莒又不禁有几分疑问。
    仕林那自然是开锅了。崔与之按住胡须。免得让自己花白地胡子上沾上油污。又夹了一块羊肉。慢慢地说道:陛下。如今江淮国闻已经彻底分裂了。一些人从楚州出走。据说准备去成都。说是要在成都办另一份报纸。名字都起好了。叫什么圣人正义以学术杀天下人。便是如此。哈哈。
    从崔与之地话语中。赵与莒听出他对那些离开楚州地人很有些不满。连崔与之这般好脾气之人都心生不满。那这批离开楚州去成都地。必然是些最为不逊。赵与莒摇了摇头。笑道:让这般子秀才做些实事。知道柴米油盐来之不易也好。没了真德秀支持。我倒要看他们这圣人正义能办几期出来。
    陛下说得是。让他自生自灭罢。崔与之也道。
    臣二人再次将话题转到中原:陛下。如今中原唾手可得。便是真德秀也改了过来。陛下在中原推行革新之政。必是得道多助。朝中群臣。臣自然会替陛下圆转。
    陛下要忧,应是如何安抚百姓才是,如今金国之中,我大宋遗民尚有数百万之众,这些人要吃要喝,还要生计,若是安抚得法,陛下仁善自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