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0章 李世民的影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慎此刻的第一想法就是想要打李承乾一顿,不过考虑到双方实力悬殊,
    对方又是太子,可能会被定一个谋害储君的罪名,李慎只能强行忍耐。
    可还是用眼神告诉李承乾,他现在很生气。
    粟米的价格十年前才五文一斗,是李慎为了让种地的百姓能够多赚一些,才强行提到二十文一斗的。
    谷贱伤农,谷贵伤民。
    但这个时期不像後世大部分百姓需要自己买粮食,大唐大部分的普通百姓都是自己种粮食。
    他们会预留出一家老小一年的口粮,剩馀的粮食才会卖出去。
    而买粮的,大部分都是生活在城镇中的百姓,属於中等生活水平,
    他们会随着粮食价格上涨,工钱也随之上涨。
    二十文一斗,是李慎根据绢帛的价格计算出来的。
    当然这只是粟米的价格,大米的价格自然会高一些,属於细糠。
    李承乾居然要以平时的零售价卖给李慎,李慎怎能不生气。
    “怎麽,十弟觉得贵了?”对於李慎的无礼,李承乾丝毫不在意。
    依旧一副兄弟情深的模样。
    “太子殿下可能一直忙於朝政,不懂民间疾苦,对外面的物价不甚了解。
    如今大唐百姓富裕了一些,粮食的价格有所提高,就算如此,粟米的价格也是二十文一斗。
    朝廷的义仓粮食乃是税收,除了运输费用和一点点的保管费,几乎可以说是没有本钱。
    以往小弟收购义仓陈粮,价格都是五六文钱上下,这样一来朝廷也不会损失,小弟也能省一些钱财。
    可如今太子殿下居然要二十文一斗,是不是有些太高了。”
    李慎冷着脸,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称呼上都发生了改变。
    心中不屑,小样,就你还嫌坑我?在这大唐,只有我坑别人的份。
    李承乾闻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眼皮不抬,漫不经心的问了一句:
    “哦?十弟是在说为兄何不食肉糜么?”
    “正是,民间疾苦啊太子殿下,你想想若是你二十文卖给我,我又要卖给百姓多少钱?
    百姓困苦,哪里有那麽多的钱财来买这麽贵的粮食。
    所以小弟奉劝太子殿下,为君䭾要体恤百姓,不可太过贪婪,要以百姓为重,方为明君也。”
    李慎毫不犹豫的指出李承乾的错误,完全一副教导的模样,甚至最後还有些痛心疾首的意思。
    “可是...纪王你别忘了,你是要卖给他国朝廷的,又不是卖给我大唐百姓。
    何来百姓疾苦一说?
    以本宫对你纪王的了解,你这一斗米至少也要卖给新罗国四十文,这还是本宫高估了你的德行。
    就算百文一斗的价格,恐怕你都能够乾的出来吧?”
    李承乾学着李慎的样子打起了官腔,并且揭露了李慎丑恶的嘴脸。
    李慎这种偷换概念的把戏被李承乾毫无情面的揭穿。
    什麽百姓疾苦,你是卖给百姓么?你是去赚钱好不好。
    李慎也没有想到李承乾会反应这麽快,自己都道德绑架他了,他居然还能够反驳。
    怎麽有点像是跟老爹谈判的意思呢?
    李慎心思急转,眼珠子乱转,他在想用什麽办法能够降低粮食价格,
    现在形势很明显,朝廷也想要分一杯羹。
    他比他们老爹强一点,他老爹的话,肯定是想要自己赚,李承乾还想着让朝廷赚。
    可这多出来的十几文钱,李慎就要多出几十万贯的钱财。
    “大哥,这个价确实太高了点,哪有以市价出售的。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
    生意不是这麽做的。
    你看这样行不,价格还是按照以前的价格,我在以每斗五文的价格,私底下补给东宫。
    这样一来你我都是双赢,不,是三赢。
    朝廷的陈粮没有浪费,小弟也省了一笔,大哥也跟着赚了一笔钱,这何乐而不为呢?”
    李慎思来想去只能想到贿赂李承乾这一个办法。
    其他的办法李承乾都得不到利益,成功率很低。
    自己每斗五文钱私下补给他,这样他就可以得到几十万贯的私房钱。
    自己也能省下几十万贯的采购钱。
    “呵呵。”李承乾笑了,果然自己这个弟弟脑筋转的就是快,能够想出这样的办法。
    可是自己并不是想要这个东西,他今天为的就是跟他老爹学习一下,如何跟李慎争夺利益。
    验证他老爹给他的纪王使用说明书好不好用。
    还有一点就是为朝廷争取利益,做出一些功绩。
    李慎看李承乾笑了还以为李承乾同意了,立刻换上笑脸:
    “那我们就这麽愉快的决定了,小弟之後立刻着手处理此事。
    大哥放心,钱财不会少了大哥。”
    “十弟,你说我们这样为了一己之私,损害大唐的利益真的好么?”李承乾突然问道。
    “什麽意思,大哥这哪里损害大唐的利益了,我们只是按照以往的正常价格交易,又没有说便宜卖。
    六七文一斗米,已经不低了,民间收购恐怕不比这个多多少。
    况且我们收的还是陈粮。”李慎摇头解释。
    “十弟,你说的确实有些道理,可若是如此,为何朝廷不自己做呢?
    朝廷完全可以暗自做这件事,所有利益都归朝廷所有不是更好么?
    为兄如此做也是为了堵住朝堂上的悠悠众口。
    这样一来朝廷得到了利益,而你也可以大赚一笔,这何乐而不为?”
    李承乾悠悠开口,用手抚摸着茶杯的边缘,闲情自若。
    呃.....李慎一下愕然,看着李承乾就彷佛看到自己老爹一样。
    他现在才发现,李承乾跟他老爹越来越像了。
    说话的神态,语气,动作,还有思维模式,几乎是一模一样。
    若是他老爹也一定会这麽跟他说;我自己做赚的更多。
    李承乾现在为朝廷着想,李慎无可厚非,毕竟在这个交替的时候,自然要做出一点成绩。
    搞钱也是政绩的一部分。
    李慎眉头紧锁,他得占据主动权,脸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说道:
    “大哥,朝廷是可以做这件事,不过我听闻现在新罗外海有一夥海盗。
    任何船只都不得高进新罗和百济,朝廷找的商贾恐怕连靠岸都成问题。
    闹不好连货物都要被截获了,那损失可就大喽。”
    (我解释一下李世绩的事情。
    李世绩,原名徐世绩,字懋功,李渊赐姓李,改名李世绩。
    永徽年间为避讳改名李绩。
    我以前也认为叫李绩,後来查通鉴发现不是,就跟民部一样,贞观朝就叫民部,後来才改的户部。
    通鉴记载,李世民在临死的时候对太子李治说的话是,
    上谓太子曰:“李世绩才智有馀,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