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贡图少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行军的途中,烟尘滚滚。
    墨画骑着追云部为他驯养的新蛮马,丹朱也骑着马,跟在他身后。
    一路上,丹朱都忍不住看向墨画的背影,心有所思,走了一段时间后,丹朱终于忍不住出声道:
    “先生……”...
    雪落如絮,不声不响地覆上终南山的每一道沟壑。那支短笛在盲童手中微微震颤,仿佛有生命般回应着少年心底最柔软的角落。那一缕细若游丝的旋律,并非出自唇齿之间,而是自心湖深处泛起的涟漪,一圈圈荡开,撞上了屋梁、炉火、窗外的松枝,甚至穿透了风雪,直抵千里之外的南岭雾隐崖。
    守望殿中,巨笔忽然垂首,七道光丝齐齐一颤,似有所感。墨竹林沙沙作响,文字鱼跃出溪面,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拼成两个字:“**来了**”。
    与此同时,归明书院藏书阁顶层,《新纪元志》再次翻动。那页写着“我不怕了”的纸张,边缘开始泛黄卷曲,墨迹缓缓晕染,竟延伸出新的句子:
    >“他们开始听见了。”
    >“不是耳朵听见,是魂魄相认。”
    讲台上的年轻讲师望着那个闭目吹笛的盲童,眼底闪过一丝极深的波动。他记得自己六岁那年,也是这样抱着梦中的笛子醒来,口中哼着不成调的《归去来》,惊得祖父母久久不能言语。那时他尚不知,“轮到你了”这三个字,不只是梦呓,而是一道传承的诏令,一场跨越三百年的接力,在他身上悄然接续。
    如今,他站在光与暗的交界处,教一群看不见世界的孩子,如何用心灵“看见”长生。
    “老师,”又一名盲童怯生生开口,“如果我从没听过声音,那……我的心会唱歌吗?”
    讲师沉默片刻,轻轻蹲下身,将手覆在孩子胸口。“你的心跳,就是第一声歌。”他说,“只要它还在跳,你就没有被命运遗弃。而只要你还想问‘我能吗’,就说明??你还活着,且不甘于命。”
    话音落下,屋外忽有一阵风穿林而来,卷起雪花,在窗前凝成一个模糊的人形轮廓,只停留刹那,便散入寒雪。但那一瞬,所有人??包括盲童们??都仿佛听见了一声极远又极近的叹息,像是欣慰,又像嘱托。
    这并非幻觉。
    在黄泉井底,黑笛悬浮于墨泉之上,通体幽光流转,宛如活物呼吸。井壁倒影不再只是过往人生的重演,而是映出了此刻天下千万人内心的低语:一个农夫提笔写下“我要识字”;一位老妪在亡夫灵前焚去命书,轻声道:“这次换我替你选路”;边关将士将家书折成纸鸢放飞,信末三个字赫然醒目??“我归来”。
    这些念头如星火,顺着墨丝攀升,汇入守望殿巨笔之中。笔锋微颤,滴下一滴浓墨,落入井心。霎时间,整口井剧烈震动,漆黑泉水翻涌如沸,竟从中升起一座虚影??那是早已毁去的夺运宗主殿,却已被藤蔓缠绕、碑文剥蚀,殿门敞开,空无一人。
    风沙拂过,殿内石台上,静静躺着一本残册,封皮焦黑,依稀可辨四个字:《命长卷?终》。
    没有人去取它。也没有人敢。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命长卷》,早已不在纸上,而在亿万百姓亲手写下的选择里。那些“我愿”、“我要”、“我不再”的呐喊,才是新时代的律法,是长生之道的根基。
    就在这一夜,第十二星再度下沉,光柱比以往更亮三分,直贯归明书院无字碑。碑面浮现新文,非星刻,非人力,而是由十万学子心中所念凝聚而成:
    >“执笔者众,则命不由天。”
    >“言说者多,则道自成河。”
    >“凡有人心未死,长生不灭。”
    翌日清晨,书院迎来第一百零一届“万愿祭”。不同于往年焚烧心愿,这一次,十万学子齐聚广场,每人手持一纸一墨,静默书写。他们不再祈求神明庇佑,也不再追问命数几何,只是写下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我想做一个不说谎的官。”
    >“我想让女儿读书。”
    >“我不想再靠抢别人的运来活下去。”
    >“我想原谅那个曾背叛我的人。”
    >“我想……重新活一次。”
    当最后一笔落成,十万张纸同时腾空而起,如白蝶纷飞,汇聚成一片浩瀚纸云。它们盘旋于书院上空,渐渐融合,化作一只展翅千丈的白鹤,羽翼由文字织就,双目如炬,鸣声无声却直击灵魂。
    白鹤振翅南行,掠过战火未熄的北境,洒下一缕墨雨,士兵放下刀剑,抱头痛哭;飞越饥荒之地,降下片片纸叶,孩童拾起一看,竟是失传多年的耕种图谱;途经昔日命坛废墟,鹤唳一声,焦土之下竟钻出嫩芽,开出一朵朵墨色小花,花瓣上浮现出早已逝去之人留下的遗愿。
    最终,白鹤降临雾隐崖,悬停于守望殿前。它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