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贡图少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只学写字,不问命数!”
    此言一出,举世哗然。三日内,七十二个曾受姜氏命判压制的家庭联名上诉,要求销毁所有私人命录。朝廷迫于民情,终于颁布《禁命令》:除归明书院官方存档外,私藏命书者,视为逆天之罪。
    至此,延续千年的命书体系,正式崩解。
    然而,自由之路从未平坦。
    某些残余势力暗中集结,自称“守旧盟”,潜伏于江湖庙堂之间。他们不公开反对归明书院,却在暗处散布谣言,称“人人执笔”实为蛊惑人心,会导致天下大乱;更有甚者,伪造“假愿录”,编造虚假愿望混淆视听,企图瓦解民众信任。
    一场无形之战,在文字间悄然打响。
    面对挑战,归明书院并未出兵镇压,也未禁止言论。院长召集十万学子,发起“真声行动”??鼓励百姓相互倾听、彼此见证,凡有人写出心愿,必有另一人站出来为其作证签名。
    于是街头巷尾出现奇景:一人写“我想开茶馆”,立刻有人上前按手印:“我愿做第一个客人”;少女写“我想学医”,老医师主动收徒:“我来教你”;老兵写“我想葬回故乡”,陌生人自愿背棺同行:“我陪你回家”。
    这些“见证书”被张贴于城镇公告栏,层层叠叠,密如蛛网,最终连成一面“万人诺墙”,矗立在京城中心。风吹雨打不去,火烧刀刮不毁。传说,若有谎言靠近此墙,墙面便会自动浮现红字警告。
    民心所向,邪说自溃。
    “守旧盟”成员接连反水,供出幕后黑手。最终查明,其首领竟是当年夺运宗最后一名幸存长老,藏身极北冰原,借傀儡术操控数十名文人,妄图重建命权秩序。
    归明书院派学子前往讨伐,却不带一兵一卒,只携十万册《民声录》副本。他们在冰原建起临时学堂,教冻土居民识字写作。短短三年,原本愚昧封闭的部落,竟诞生出第一批本土诗人、史官与法官。
    长老最终被捕时,手中紧握一支断裂的命笔,喃喃道:“我不懂……为什么文字,竟能打败命运?”
    一名女学子蹲下身,平静回答:“因为你写的,是束缚人的规则。而我们写的,是让人站起来的勇气。”
    长老闻言,仰天大笑,继而痛哭失声,终在悔恨中闭目。
    战事平息后,那片冰原被命名为“启智洲”,每年春日,都会有孩童在雪地上用炭条写字,第一句永远是:“我,不是命定的奴隶。”
    时光荏苒,又三十年过去。
    归明书院迎来第一百三十届入学礼。广场上,新一批学子列队肃立,年龄最小者仅五岁,最大者已逾花甲。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former命奴、former死囚、former傀儡戏班艺人,甚至还有former夺运宗弟子。
    院长缓步登台,不再问志向,只递出一支笔。
    每一个接过笔的人,都会在名册上写下三个字:“我愿意。”
    仪式结束当晚,天空再度裂开,星光凝聚成一行古老箴言,久久不散:
    >**“长生不在天上,而在人间笔尖。”**
    而在终南山脚的小屋里,那位曾接过黑笛的讲师,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他坐在炉火旁,教最后一个学生??一个天生聋哑的女孩??用手语“听”笛声。
    他握住她的手,贴在自己胸口,让她感受心跳的节奏。
    “这就是《归去来》。”他说,“不用耳朵,也能听见。”
    女孩眼中泪光闪动,颤抖着抬起右手,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仿佛握着一支看不见的笛子。
    就在那一刻,窗外雪花忽然停滞半空,风停火静,天地屏息。
    遥远的黄泉井底,黑笛轻轻一震,发出千年来的第一声清鸣。
    不是为了召唤谁,也不是为了宣告什么。
    只是为了回应??
    那支从未真正失落的笔,那首始终在人心深处低吟的歌,以及那一句穿越生死、贯穿时空的誓言:
    **“还在继续。”**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