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核心技术就是护城河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丁平随即解释道:“单路我们已经做到了33瓦,再高就会有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够了,33瓦的功率目前也够了!”
    “一定要抓紧时间申请专利,我怕其他厂家在拆解我们的手机和充电器后,也会发现电荷泵的作用。”
    “我们的专利已经在第一申请顺位了。”
    这时候周博士插了一句嘴。
    他作为在红星工作多年的老员工,深刻的知道这项技术对公司的重要性,专利已经提交上去了,只不过目前刚过春节,还没有消息。
    “按照我们目前40瓦的充电功率,现在充满红星1代只需要30分钟不到,未来等我们继续突破,这个功率还会不断上升。”
    “行,那我就等你们的好消息。祝你们早日突破120瓦、200瓦!”
    “双路电荷泵不行,就三路四路嘛!”
    陈尘的话引起实验室里众人的一阵笑声。
    有了技术突破,大家都很高兴。
    其实现在市面上的手机,压根就没有一个突破十瓦功率的,连7瓦的HTC都是充电比较快的。
    当然那是跟水果三桑和其他厂家的5V1A比,和红星比?不说现在实验室里的40瓦,连在售的红星1代的18瓦都秒杀他。
    “现在我们的40瓦技术方案能应用了吗?”
    陈尘又问了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
    实验室是实验室的。
    某些公司按网友说法,实验室里躺着200瓦甚至500瓦的快充技术呢,但是拿出来的依旧是“安全快速”的5V1A。
    “这个……是这样的陈总,我们的双路电荷泵方案,快是快,就是……”
    “别支支吾吾的,有问题直接说。”
    “我们的typec接口,上面有24个金属触点,可以完美适配我们的新快充,但是原来的接口肯定就不行了,原来的MicroUSB接口,只有5个触点,其中四个还是数据触点,哪怕红星1代我们魔改接口,让他支持了18瓦,现在的40瓦,肯定是没法再用Micro接口了。”
    “我当什么事呢,以后我们所有的手机都是Type-C,甚至说全世界都将是typec接口,这不是问题。”
    “还有就是我们的充电器端,暂时没有搞定,充电器需要内置芯片,自动去识别我们的手机快充,还需要随时调整电压电流。”
    “这个好说,缺充电管理IC芯片是吧,这个你们去和陆博士交流,能自己搞定就搞,搞不定就出去定制,肯定能解决的。”
    “不过双路电荷泵的价格也是个问题,你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在继续研究双路方案的同时,也要把单路方案尽快提升,还有成本,安全的前提下越低越好。
    我们今年的旗舰机就要应用!”
    “好的陈总。”
    临出门,陈尘又想起来一件事情。
    既然双路电荷泵能翻倍提高充电功率,那上一世有厂家用的双电池,不是又能把充电功率翻一倍?
    想到这,陈尘转身对丁平说道:
    “丁组长,你们有没有想过,既然能应用双路电荷泵提升功率,那两块电电芯呢?”
    陈尘说完就出去了,剩下丁平楞在当场。
    他马上翻出笔记本,记录着方案。
    一边写一边念叨着什么:
    “双电芯,4电荷泵。”
    “200瓦,500瓦。”
    刚离开快充小组,来到1楼就听到桌子上的内部电话响了起来。
    周博士上前接起电话,马上也变得十分激动。
    “老陆,成功了?”
    “陈总在我这,我们马上过去。”
    放下电话,周博士急忙拉住陈尘往隔壁楼的芯片部门走去。
    “陈总,刚刚老陆打电话说仿真测试已经通过。我们一起去看看。”
    刷开芯片实验室的门禁,里面的欢呼声清晰可闻。
    “陈总,我们的凌霄s2仿真通过,成功了!”
    “芯片的性能设计达到预期,电路功耗正常,功能模块也全部可用。”
    看着激动的组员,陆博士也一脸笑容,但他还是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
    “都先别高兴太早的,我们虽然仿真测试通过,但是实际性能如何还需要等流片后才能下定论,能否流片成功也是个问题。”
    “我们的路还很长,等我们流片测试没问题,那时候才是真正的成功。”
    陆博士的话,瞬间让整个实验室都安静了下来,大家想想也是,仿真测试通过不见得生产出来的芯片就能达到预期。
    这和生产工艺也是息息相关的。
    “没事,陆博士,大家通过了仿真测试也是高兴。”
    接着陈尘又看着实验室内的组员大声说道:
    “等你们流片成功测试没问题,我给你们再次发奖金,这个月起,芯片研究部门的人员,每人工资上浮20%!”
    “谢谢陈总!”
    “谢谢陈总。”
    不要小看这20%,要知道这些工程师可都是原来陈老爷子从各个地方挖来的高级人才,有些更是直接整个团队挖过来的。
    他们的年薪都是很高的,加20%不是个小数目。
    不过相比于钱来说,陈尘更在意的还是这些人才。只要能留住人才,留住工程师,哪怕把红星所有的利润都投入到研发上面,他也不在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工程师是一个公司最宝贵的人才。
    陈尘可是一直牢记这两句话,并且也是按着这两句话去实践的。
    可能拿钱搞金融会挣钱更多,更快,但是那样又有什么意义呢?
    有些技术,你拿钱是买不来的。
    只能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啃,去自己研发。
    搞科研,从来没有什么弯道超车。
    今天一天,红星强大的科研就给他贡献了两张底牌。
    这也将成为红星的护城河。
    看以后谁还敢说红星没有核心技术,陈尘准备把芯片和快充甩在他脸上。
    对于科技公司来说,核心技术就是护城河!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