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7章 殷商郡王,赐姓李氏,属籍宗正寺……(三千四百字)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高藏呃屁之后,高句丽王位也只能空悬。
    当然,这些早就已经臣服于渊氏一族淫威之下的高句丽臣工们,纷纷劝渊盖苏文取高氏而代之,为高句丽之主。
    渊盖苏文没有同意,而是暂时把立新王的事情给压了下去。
    而今日,有来自于辽东的情报,传回了高句丽,大唐的精锐,并没有因为严寒而撤走。
    而是屯兵于白汋口处,日夜操练,仿佛就连北方的严寒,也难以阻拦他们不灭高句丽不还师的坚强意志。
    “……大莫离支,百济不堪唐国水师骚扰,士气低落,百济国扶余王,再次遣使向我国求援。”
    “求援……让他坚持住,如今天气越发寒冷,唐国水师再厉害,待严寒一至,他们又能有几分的战力。”
    渊盖苏文毫不犹豫地答道,想了想,打量着在场的这些臣工,几番张口欲言,最终颓然轻叹,摆了摆手,示意一众文武离开。
    等到那些文武臣工离开之后,渊净土来到了渊盖苏文身边坐下,眼巴巴地看着这位须发银霜愈发显得醒目的亲哥。
    “兄长,难道咱们真的没有机会了吗?”
    “还能有什么机会?”渊盖苏文惨然一笑,双手在桉几上一摊。
    “如今,大唐分明已然打定了主意长久经营辽东之地,而且听闻,大唐新得的良种,使得辽东之地再无缺粮之忧。”
    “并且他们还在辽东开采出了大量的煤碳,用以取暖。就连那些新建的百姓居所,都有一种专门用于取暖的火炕……”
    “另外,大唐在那里修筑的官道,色若青石,其坚固程度亦不亚于青石……”
    “那大唐天子,虽然表面上声称暂且收兵,可实际上,南边的百济已经快被唐国骚扰得支持不住了。”
    “若是冬去春来,倘若我们不降大唐,你觉得,我渊氏,还能够有活路不成?”
    渊盖苏文一想到那些被大唐的火炮攻下的城池要塞的凄惨场面,心灰意冷之极。
    面对过去的大唐武贲,高句丽就算不敌,但好歹还能够凭险而守。
    可是现如今,自打随着唐国这种新式武器的出现,过去依为天险的城池关隘,根本无法迟滞大唐武贲军队的脚步。
    高句丽军无战心,士气低落,渊盖苏文觉得,如果再任由大唐继续南进。
    那些昔日被渊氏之威压制住的高句丽文武,很有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家族,而做出一些危及整个渊氏的举动来。
    “能够保住渊氏唯一的机会就是,让你儿子随母姓,推举他登基为高句丽新王。”
    “让他献国归顺大唐,唯有如此,或许能消除唐国天子的怒火。”
    “难道我们就不能割地求饶吗?”昔日杀起人来,丝毫也不会手软的渊净土,此刻显得心乱如麻。
    “不可能的,我高句丽与他国不同,昔日之北魏,后来的前隋,皆征讨过我高句丽。”
    “中原帝国数败于我高句丽之手,可以说,我高句丽,已然成为了那位大唐天子用来证明大唐远超前隋武功的一个证明。”
    渊净土默默地听着这位足智多谋的兄长的分析,也不得不承认兄长说的在理。
    而且现如今大唐正在大力发展辽东,又怎么肯让高句丽缓过气来?说不定,大力发展辽东的同时,大唐也在觊觎鸭绿水以东的高句丽和百济疆域。
    百济虽然并未受到大唐兴大军进犯,但是,大唐水师的袭拢,已经让百济快要绝望。
    大唐的水师会携带着步卒沿河而上,许多沿河两岸的城池都受到袭击。
    若是遣大军来援,那些登陆的大唐士卒就会从容地在水师火炮的掩护之下,撤回船上。
    若是没有大军来援,一旦城破,那些守卫城池的战士被俘虏之后,都会被唐国水师押上战船,然后送往辽东。
    至于老百姓,大唐水师却秋毫无犯,搞得现如今百济的军心士气大跌,甚至经常性地出现逃兵。
    没办法,谁让大唐的操作那么骚,抓了战俘就往辽东扔过去,据说扔到了那里之后。
    被那位程三郎用了妖法蛊惑,不消数月,甭管你是契丹人还是靺鞨人,又或者是高句丽人、百济人,都会成为心系大唐的辽东开发建设者。
    总之,近二十万战俘,既不缺衣也不少食,直到如今都没闹腾一点乱子。
    甚至都已经开始给大唐干活拿薪水,这还让高句丽与百济怎么活?
    “那大哥……”
    “你不必管为兄,至于你那几个侄儿,为兄会让他们隐姓埋名,只是希望你这位二叔,看在为兄的面上,暗中对他们多多照拂。”
    “大哥!……”
    “你若是认我这个大哥,就听我的,照我所说的去做。”
    渊净土虎目含泪,最终,朝着这位亲哥深深一礼,埋头应是。
    内心甚是悲凉,想不到,昔日能够与中原帝国分庭抗礼的高句丽,也会走到穷途末路。
    而英明果断,杀伐绝断的兄长,为了渊氏的延续,也只能作出牺牲。
    他很清楚,兄长这位掌握了高句丽军政大权的权臣,在那位大唐天子的眼中,可谓是眼中钉,肉中刺。
    所以,拿一条命,再加上残破不堪的高句丽,换来余下渊氏族人的平安,这算得上是最优选。
    至于这高句丽灭国,灭了又如何?渊氏得以存续便是。
    毕竟渊氏连高句丽国主都宰了俩,难道还能惋惜这个国家的崩分瓦解不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