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只是平康帝,除了高老尚书等人之外,众大臣都不约而同的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那人有病吧!
    要知道隆庆帝当年被废的原由故然是和江淮水灾有关,但这事早已让人揭发是甄家和安家联合起来暗地里动的手,关隆庆帝什么事?真要说的话,隆庆帝还是受害者呢。
    一瞬间,平康帝莫名的有些没劲了起来。
    虽然想到自己的帝皇生涯竟然是以登闻鼓冤案作结,着实让人有些不悦,但当冤案不成案,而成了一场笑话之时,更让人郁闷。
    平康帝正想让人把告状之人打发回去之时,隆庆帝突然开口问道:“可杖刑了告状之人?”
    登闻鼓前必先打二十大板,不死,方可告状,虽然这事不过是一场笑话,不过按着规矩,只怕那告状之人……
    徒明炆的脸色顿时不好看,无论这事是谁搞出来的,目的为何?至少他做到了一件事,便就是当真成功的恶心住了他。
    就连平康帝都是脸色一沉,闹笑话无妨,但这笑话要是闹出了人命,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高老尚书和一旁的儿子心虚的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当初的确是打着这种主意的。
    没闹出人命之前,这一切不过都是句笑话,没人当一回事,想当年甄家贩卖人口一事,圣上还不是不理不睬的,要不是后来闹出了人命,说不得裕亲王就算是在太庙跪到死,圣上也不见得会理会他。
    同样的,一但牵涉到了人命,那怕大伙认定这不过是一件笑话,但还是不得不重审此案,到时他们所安排的后手便能派上用场了。
    只不过……
    高老尚书父子两对望一眼,莫名的都有些郁闷,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便是如此,那怕他们安排了无数计谋,都敌不过一个事实──
    现下已经是隆庆朝了,得罪新帝的他们……
    父子俩忍不住缩了缩脖子,暗暗把没用的高大嫂给骂了几十遍。
    要知道,她可是高府的当家主母,要不是她不够机灵,让那些家伙得知了隆庆帝即将即位一事,又怎么会激起那些家伙的气性,不惜离开高府也要告御状。
    而如今这摊子可真真不知道该如何收拾才好。
    隆庆帝与平康帝对望一眼,从对方的眸底都瞧到了几分怒火。
    无论隆庆帝还是平康帝都着实恼怒,且不说今日是隆庆帝的大日子,那怕平康帝不愿交权,但他一向好面子,在能够记入史册的禅位大典的那一日竟然闹出了人命!
    一想到这事,平康帝整个人都不好了。
    小太监也是个机灵的,连忙道:“回圣上,御史大人知道禅位之日,不宜见血,不过将告状的那群愚民给关押了起来。”
    说起来也是好险,本来守登闻鼓的衙役是想趁机杖毙这些愚民,好今日御史大人连忙阻止了,要不见了血,惹圣上不喜便就麻烦了。
    平康帝冷酷一笑,“很好!朕倒要瞧瞧,是谁敢在这种日子挑事!”
    他虽然不长于阴谋诡计,但看着几个儿子斗来斗去,多少也懂了点,这事背后如果没有人搞鬼才怪!只是不知道是那个蠢货做的好事罢了。
    平康帝下意识的扫了老三和老五一眼,要说有可能,最有可能的便就是他们了,不过……老三应该没有蠢到这种地步;至于老五……他还想不出这么有水准的诡计。
    “父皇,这事就……”隆庆帝正想让人去审理此案之时,平康帝开口阻止道:“这个案子交给我了。”
    隆庆帝劝道:“父皇,不过是些愚民无理取闹,何必……”
    “是无理取闹。”难得的,平康帝赞同了一句,“不过登闻鼓的规矩在此,那怕这案子荒唐可笑,朕还是得亲审。”
    登闻鼓的规矩在此,那怕是作戏,也得演的漂亮,不能寒了百姓之心。
    他顿了顿道:“你的身份不方便,这事还是让我去吧。”
    如果真是那几个蠢儿子干的好事,他也好帮着遮上一遮,总不能真叫他们兄弟相残才是。
    一瞬间,平康帝瞬间明白一句名言的真意:子女都是债!
    隆庆帝,微一沉吟,倒也应下。
    虽说觉得恶心,不过他的确也不好才刚坐上王位便对兄弟们出手,还是让父皇处理最好。
    虽说是挝登闻鼓,但这审案的时候也没有让人旁观的理,隆庆帝一心扎在政事上,也无心理会那场笑话,全权由着平康帝审案。
    那些江淮灾民倒真的是江淮一带的灾民,而且还是当年江淮决堤之处的灾民。
    算起来,他们原先所居住的小镇也算不得小,少说也有数千人,结果一场水灾,死伤大半,再加上赈银被贪没,竟然活活饿死了上千人,七折八扣下来,最后偌大的镇子里竟然只剩下廖廖不到五十个灾民。
    这些上京的灾民也大多是在水灾之中失去家人与一切之人,既使事隔十年,也难以忘怀家人惨死的场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