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赵构臣服,愿为官家一马前卒!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赵桓出了龙德宫,心中反而是笑了起来。
    对赵佶的打压,对赵佶的约束,不仅是把他控制在龙德宫,实际上,也有通过对外的一次次战事,让一次次的胜利去打击赵佶。
    让赵佶彻底绝望,连一点点夺权的心思都生不出。
    但凡皇帝有足够的能力,有足够的战功,其他人想要夺权,那是相当困难的。
    除非是皇帝有很多问题。
    譬如,生不出儿子。
    这一点搁在后世,就是叫门天子能复辟的基础,如果朱祁钰能够有长大的儿子,自身话语权就又不一样。
    赵桓有孝顺仁义的儿子,有足够的战功,有培养起来的军队,在诸多因素的叠加下,目前赵桓的权利已经无可撼动了。
    赵佶要夺权,已经是不可能。
    赵桓一路回宫休息,继续处理着政务,也着手思考着接管金国的安排。
    去金国的官员,倒也是有了。
    因为大宋的寄禄官足够多,完全不担心后续的人才不够,把大批的冗官送过去。只要是这些官员不贪污受贿,不想着压榨北方百姓,自然会慢慢的同化北方。
    赵桓思考的时候,黄经再度走了进来,禀报道:“官家,宗人府传来消息,康王赵构求见。”
    赵构被羁押在宗人府后,一直是被关押着。
    一开始,赵构无比的暴躁,不断的大骂赵桓,不断的说赵桓暴戾无道,说赵桓不仁不义,说赵桓不忠不孝。
    总之,要多难听,就有多难听。
    骂了一段时间后,因为没有人搭理,赵构也就慢慢的不骂了,就在宗人府闷着。
    长时间的憋着,让赵构愈发的沉默了。
    他开始反思了。
    反思自己的过错,为什么一定要和皇帝对着干呢?
    皇帝要打仗,他支持就是。
    皇帝要出兵,他支持就是。
    皇帝要迁都,要整顿官员,他何必要去阻拦呢?
    顺着皇帝走,就可以得到权势,何必要自讨没趣儿呢?
    否则,皇帝也不至于搞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把他关押在了宗人府。
    看看老三,是和皇帝争夺皇位的人,现在也得到皇帝器重,和皇帝的关系很好。
    他也可以啊!
    有了这方面的反思后,赵构彻底做出了选择,放下了自己的尊严,要主动求见。
    赵桓一直没去管赵构的。
    赵九妹在历史上,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金人南下之前,他也是英武刚毅,是主战派。没想到走了一趟金人营地,就彻底成了软骨头。
    好歹是赵家的人,赵桓也没有处死赵九妹,把他扔在了宗人府。
    没想到,赵构主动求见。
    赵桓吩咐道:“去把人带过来。”
    “遵命!”
    太监去传旨,没过多久,赵构就被从宗人府提出来,一路来到了大殿外。
    赵构在宗人府中,没有被苛待。
    相反,依旧吃好喝好。
    赵构看着幽深的大殿,知道今天的觐见关系着自己的未来。
    如果今天,不能修复和皇帝的关系,不能改善自己在皇帝眼中的印象,甚至今天再一次谈崩了,就彻底没未来了。
    赵构深吸口气,大步进入殿内,走到了大殿中央,就撩起衣袍跪在了地上,叩头道:“臣弟赵构,拜见官家。”
    赵桓看着眼前的赵构。
    人清瘦了许多,眉宇间也没了昔日的桀骜和明亮,变得沉稳了许多。
    关押也是有好处的。
    赵桓心中一笑,不收拾下赵构,他永远不知道双方的关系。
    赵桓淡淡道:“你今天求见,有什么事情吗?”
    赵构说道:“臣弟来拜见官家,是在宗人府内反思后,想得清清楚楚了。”
    赵桓问道:“你想清楚了什么?”
    赵构回答道:“臣弟想清楚的事情,是一直以来,都是官家在包容臣弟,是臣弟不懂事,是臣弟自以为是。”
    “李邦彦、张邦昌之流,祸国殃民,怎么诛杀都不为过。”
    “臣弟却助纣为虐,反而为他辩护。”
    “官家不仅没有处置臣弟,反而是多加保护,只是言语驳斥一番,臣弟不仅不感恩,反而是屡屡和官家做对。”
    “太学生叩阙请愿,臣弟更是亲自参与,意图邀买名声,想要胁迫官家。”
    “如此大事情,搁在历朝历代,早就被处置了。”
    “官家隆恩,不仅没有处置臣,反而是保护臣弟,可是臣弟不仅不感恩,反而去撺掇父皇,希望父皇能出面。”
    “臣弟,有罪啊!”
    “臣弟,更对不起官家的一番苦心。”
    这一刻的赵构,已经是影帝附体,一双眸子通红,豆大的泪珠流淌下来,从面颊滑落在地上。
    赵桓看着痛哭流涕的赵构,也忍不住笑了。
    有意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