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帝国主义的物资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狙击手们在阵地后面不远处有自己的几个聚集点,瓦西里的小组休息的地方是座居民楼的地下室,那里有自愿来帮忙的同志在为他们服务。每当黑夜降临,有大锅的土豆在等着他们。
    七拐八绕,四个人沿着废墟进入那幢破损严重的居民楼,有民兵同志在暗处站岗。打了个招呼,四个人沿着楼梯走进温暖的地下室。
    一位头上裹着头巾的中年‘妇’‘女’正在一个冒着热气的铁皮桶前忙乎,一看瓦西里几个进来:“快吃点东西,今天还有点胡萝卜。”
    放下武器,阿廖沙拿着自己的饭盒第一个跑到铁桶前:“德米拉同志,我在‘门’口就闻到香味了,呵呵。”
    给自己满满盛上一碗,里面不仅有切成小块的土豆,还有红红的胡萝卜块,香味扑鼻。
    “给。还有生的,洗过了。”德米拉递过一根胡萝卜,阿廖沙抓在手里就咬了口。
    生吃胡萝卜很多人不喜欢,但在现在的条件下,这大概是补充维生素最好的办法。瓦西里也给自己‘弄’了一碗,对于德米拉同志地手艺赞叹不已。、
    土豆煮胡萝卜味道好吗?当然好不到哪去,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能吃饱就已经不错了!现在全城都严格实行配给制。军官士兵标准一样,很多时候就是有什么吃什么。现在阵地的环境有点‘乱’。后边的物资想运上来很困难,大家都会在身边带点吃点做为储备,到了关键时刻就能救命。
    德米拉原来是青少年宫的辅导员,开战后自愿留在这里帮忙,正好负责狙击手同志们的伙食问题。
    “德米拉同志,这胡萝卜哪找来的?”瓦西里吃了两口就放下饭盒,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吃到蔬菜。
    “前面不远原来是少年宫地农业实验基地。中午我去看了看,还有些胡萝卜在,可惜其它的都炸没了。”
    “下次不要去了,不远有德国佬地狙击手活动,太危险。”
    瓦西里没有多说,他和同志们都知道细心的德米拉一定是注意到同志们因为吃不上蔬菜而嘴‘唇’开裂,才冒险为大家去‘弄’点蔬菜。
    “不去了,有的我都拔了,还给边上的民兵同志们送了些去。”
    五个人边吃边聊,突然又有人走下楼梯。“好香,来的真是时候。”
    一听声音,阿廖沙就知道来的是什么人,“列昂诺夫同志,你怎么来了?”
    一名民兵同志陪着背着个大包的副统帅参谋走下楼梯,“元帅让我给你们送点东西,别人找不到。”
    列昂诺夫左右看了看,“其他人呢?”
    “希多连科几个还没回来。估计找德国厨房地麻烦去了。”
    希多连科小组的休息地和瓦西里他们在一块,只不过希多连科最近有个爱好,老找德国佬厨房和厕所的麻烦----入夜是狙击手潜伏的时候,但不是狙击的合适实际,只有德军战地厨房是例外。
    用黑暗做掩护可以尽量接近德军阵地。仗打到现在这份上。严谨的德国人也不再严格按照条令办事,其实很多情况根本不可能做到条令规定。野战厨房就在阵地边上。成了瓦西里等人夜间唯一可能的狙击目标----德国人再小心也有照顾不到的地方,不可能把所有的厨房遮盖的严严实实。
    希多连科已经连续几天让这一代地德军不敢随意上厕所,现在到了晚上又瞄上德国佬的吃饭功夫,用他的话就是要让法西斯吃不下、拉不出!
    损!绝对够损!但这是战争,只要消灭法西斯,任何损招,只要能打击法西斯就是好办法。
    列昂诺夫放下背着的大包,坐在阿廖沙边上的破椅子上:“累死我了!”
    包很大,似乎份量也不轻。
    “是什么?”
    “今天刚送到的美国援助,都是吃的,***让我先给你们送些来,其它部队明天就能发一批。”
    打开背包,哗啦啦倒出一大堆东西,全是罐头和纸盒子,甚至还有一个小板条箱。
    阿廖沙研究了老半天也没搞明白这些是什么东西,因为上面都是看不懂的英文。大块头看不懂并不意味着这里没人认识:列昂诺夫就‘精’通英文,做起了讲解员,做地介绍让同志们胃口打开!
    “都是美国人的军用口粮,我就随便给你们选了些。瓦西里,知道你们吃饭越方便越好,那板条箱里的是12人份的美军k型口粮,适合你们潜伏时吃。”说着列昂诺夫一脚把箱子踢到瓦西里边上。
    “这美国佬的军队口粮都赶上百货公司,今天去接收听军需员说得脑袋都发晕!”说着把一大堆罐头选到一块,“这就是一个人一天地口粮,叫什么c型口粮,对了,还有个附件包。”
    打开那个附件包,里面地东西就让同志们眼‘花’缭‘乱’!四支一包的香烟、速溶咖啡包、盐包、塑料调羹、甚至还有厕纸!
    “列昂诺夫,这是什么?”阿廖沙因为也一直贴身保护林俊,对参谋军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