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林俊只能妥协,不把炸弹现在就砸到瑞典人头上不过斯大林对于有时候还有那么一丝年轻气盛的副手也是有所妥协:等到时机合适,安德烈想怎么整治那些“中立国”都可以!
斯大林比谁都愿意看到镰刀锤子旗帜的光芒照耀整个欧洲大地!
统帅部前些天应英美的要求,责成‘波’雷宁对轰炸德国巴伐利亚州德国最大的轴承滚珠生产基地施韦因富特轴承厂进行预判,中将同志同一群参谋人员研究了整整两天,得出一个很不好的结论无论乌克兰还是白俄罗斯的机场出击,无论飞‘波’兰捷克德国的航线还是走斯洛伐克捷克德国的航线;无论是昼间轰炸还是夜间轰炸,轰炸机的损失数都是难以承受的!
几乎所有的机械都要用到轴承和滚珠,‘波’雷宁和部下都知道施韦因富特轴承厂对敌人有多重要,这才研究了那么长时间,分析了各种情报:结果还是令人沮丧的要比从英国的机场出击难度更大!
往返航程至少2800公里,大部分远程中型轰炸机不能满***出击,而且至少在2500公里的航程中会遭到德国空军严密的拦截,那样的出击损失率会高的惊人!
红军空军轰炸机部队是勇敢的,但也不能这样自己往火坑里跳的!
‘波’雷宁自信能够说服最高统帅打消那个自杀‘性’的计划,不过还是先给副统帅通个气好安德烈同志是优秀的飞行员,比其他人更能理解其中的危险。
其实今天早些时间的会议上,林俊就让委员们打消了那个念头:英国人如果轰炸施韦因富特,难度比从苏联出击小很多,打开欧洲地图一看就能明白。
“一周时间,在不影响支援各方面军作战的情况下,你能调出多少大本营战略轰炸机部队的远程轰炸机抵达立陶宛和爱沙尼亚机场,并做好出击准备?”
林俊问‘波’雷宁。
“最多80架彼-8重型轰炸机和150架il-4远程轰炸机,加上需要的最基本后勤保障。”‘波’雷宁非常肯定的回答:这是他原本就准备用来对德国纵深目标进行打击的远程轰炸机部队中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轰炸机部队在南部,如果要使用它们,那这样长距离调动飞机是来得及,但‘波’罗的海沿岸的机场“吞不下”这么多飞机,而且地勤人员和设备也来不及运输:铁路运输早就饱和了。
“元帅,统帅部预备队还能向立陶宛方向调出大约70架米格3远程战斗机,还有大约80至100架雅克9dd型超远程战斗机,挂载大容量副油箱后可以为轰炸提供全程护航。[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
林俊心里盘算了一下,“按照转场抵达之后八成的可用出击率,大约180架轰炸机同150架战斗机,一次‘性’至少能够投送350吨炸弹,应该足够了。”
飞机并不都是在莫斯科,其实大本营直属部队绝大部分不会在莫斯科附近,只是挂了个名头而已:‘波’雷宁能够快速调动的那些航空单位目前几乎都在原‘波’罗的海三国和白俄罗斯北部的几个机场,调动起来麻烦不是很大,有几个在爱沙尼亚塔林和拉拖维亚里加附近的远程轰炸机单位甚至不用挪窝。
“元帅,我是按照九成计算的。大本营预备航空队里的il-4远程轰炸机都是去年底同今年初才出厂的新飞机,机组大部份都有远程奔袭的实战经验,上个月就数次轰炸了西乌克兰同斯洛伐克东部的‘交’通线。”
“由大本营直属重型轰炸机部队司令员瓦西里-尼古拉耶维奇-日丹诺夫少将指挥的彼-8机群更是久经考验,下属的几个重型轰炸机团都是有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和指挥员组成。”
战争打到这会,所有彼-8轰炸机都被集中在了几个航空团里,指挥权直接在统帅部手里,为的是形成一个拳头,而不是添油战术一样使用。实战证明这样使用重型轰炸机是正确的从去年9月开始,彼-8每一次出击几乎都是二十架以上的大机群,而且有战斗机护航,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重型轰炸机不是前线高速轰炸机或俯冲轰炸机,不该使用一两架出击的模式一两架轰炸机就能胜任的工作就不该派出重型轰炸机,需要彼-8出击的任务除了极个别战术任务(比如需要一顿猛烈的炸弹雨摧毁某个特定目标,比如山头上一个废弃的古堡,而一两百公里之内又没有能用的俯冲轰炸机,倒是300公里外有一个团的大本营直属彼-8轰炸机正好闲着如果指挥员有本事,那两三个小时后也许会有两架四发重型轰炸机会抵达古堡上空,丢下一群250公斤航弹!),其它都是深入敌方纵深的任务。
而深入纵深的任务中就几乎没有一两架轰炸机就能够完成的,别说战略使命,就是个战役级别的纵深轰炸任务,那基本也是需要派出较大规模的编队出击。
“能完成任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