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然条件而言却并非一个农业强国。这主要是因为苏联的农业光能资源总体不足:在苏联的主要农业产区,日照温度在0度以上的日子才只有46个月,因此苏联大部分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林俊两年前听过苏联农学院几位教授的报告,了解苏联地农业特‘色’,同环境优越的美国相比。苏联土地上的无霜期也很短,总体条件一般。
苏联全国4/5的地区年降水量才只有500毫米,所以苏联农田的生物气候潜力平均指数很低,仅为149,比德国低了38%,比法国低了53%,比美国更是低了60%出适合自己食用的粮食出来,像土豆这样的农作物在苏联广袤的黑土地里就非常适合耕种,对于苏联缺光的高寒环境又非常地适应。因此产量也就特别的高。
“在历史上土豆曾经不止一次的以“救命粮”地身份把俄国从饥荒的边缘拉了回来,战争期间也是一样!”在战争一开始,林俊就向农业生产的负责人说过这样的话。
土豆。苏联需要土豆!
历史上苏联在粮食生产最困难的19421944年期间,光是土豆的产量就达到了1亿吨左右,仅此一项就是西方援助总合的2倍,因此苏联能够在战时养活大量的军队及后方工人----西方媒体常说要不是有他们的援助,苏联就会彻底垮掉:这太夸张了一点:与其说是西方援助地功劳,还不如说是苏联自己土豆的功劳。
“土豆,粮食,牛‘肉’!”
脑子有点‘乱’,一直到现在林俊都还没吃早餐。已经非常饿。脑子里想着莫斯科看到的那些报表中的数据,没理会边上遇到的军官们的立正敬礼,‘蒙’头走回指挥部。
“元帅,朱可夫司令员请您一同用餐。”
一名上尉在自己面前报告。点点头往朱可夫的办公室走:长时间的接触让自己早就知道大将同志总是在自己的办公室吃早餐。
一大块硬面包,几个大土豆加上一盘加热过地红绕牛‘肉’,显然是“土洋结合”。
林俊没什么客套话,直接就坐在朱可夫对面,拿起放在桌子上的刀子给自己切了两***黑面包;用勺子舀了点牛‘肉’和汤汁浇在面包上,两片一夹当三明治吃。
很硬、很有咬头。也耐饿,但只能提供勉强足够的热量这就是林俊发愁的事。
“古谢夫,现在我们一线部队每天的最新伙食标准是多少?”
林俊没头没脑的提问让一直以来都和林俊一同吃饭的机要秘书回答不出来:他是机要参谋,但不是后勤司务长。
“问你做什么,呵呵。”就一秒钟之后林俊就有点自嘲。
“我记得坦克兵的最新标准,刚刚上个月颁发的,其它地一下子说不上来,要不让后勤部来个人汇报一下?”朱可夫问。
林俊刚一个“恩”字,古谢夫就已经离开座位走向电话机。
“我们地坦克兵一天标准怎么样?”林俊似乎很想知道。
“冬季一天的定量是1000克面包加600克土豆。副食就看具体情况。很难有个准确地时候。”
“不够。”
用林俊习惯的“市斤”计算,这就是一天三斤二两主食。就是阿廖沙那样的大块头都能吃饱了----但能吃饱并不代表能作战,能吃饱与能作战不是一码子事!
就好比一名t-34坦克装填手,一天的定量是1000克面包600克土豆,凭这些粮食他是能够吃饱,可作战的时候一名装填手需要每分钟发‘射’5发炮弹,装填的炮弹每发差不多重20公斤,也就是说他要在1分钟之内把10公斤重的炮弹翻腾一遍,不用多久便会头晕眼‘花’,四肢无力---这就是能吃饱但却不能有效作战!
为什么装填手会四肢无力,就是因为他吃的食物里面热量太少!这会虽然苏联人勒紧了‘裤’腰带。但是光靠土豆和面粉却不能满足士兵对热量的需求,因为在冰天雪地的苏联这些淀粉类食品根本就顶不了多长的时间!
副食品供应是最大的问题,而‘肉’类却又是能量提供大户---士兵们没有了热量就会没力气,没了力气就不能作战,更何况苏联制造地武器常常都和“重”字沾边,士兵们不管是日常维护还是作战使用。都得有象“牛”一样的力气才成!
而为了让士兵有像牛一样的力气就必须让他们吃牛,只有吃了牛‘肉’才能使出“牛劲”!这个辨证关系在苏联谁都懂,可是这会苏联却偏偏养不起牛!
几年前林俊的“备战备荒”时还能减少‘肉’类供应囤积淀粉类粮食,因为就是在艰苦的训练工作环境下,大量的土豆加上少量‘肉’食只不过是让士兵和平民中少几个胖子,但战争状态下就不成了!
这会国家‘肉’类产量老也上不去,饲养牲畜所用地谷物要从人吃的口粮中扣除,因为苏联连人吃的粮食都要斤斤计较,哪里还有多余的部分再喂给牛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