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给了自己所热爱地祖国!”
那面巨大地军旗表示了一万多指战员的决心:他们的阵地在明斯克最东侧,万一明斯克失手,他们一定是战斗到最后的部队,而所有人已经做好与阵地共存亡地准备!”
很多部队的建制已经打散。军人档案更是失散严重,军旗上有同志们的名字,祖国和人民会知道他们是谁!
一小时后,崔可夫正式接手全面明斯克的城防指挥权。
下午四点,特别师指挥部,扎夫里洛夫正琢磨着怎么突破那该死的街垒,完全不顾头顶上被炮击震动落下的灰尘----德国人用600多条人命才从正面突破基洛夫街垒的最后一道筑垒区,现在倒过来成了挡在特别师面前的一个巨大障碍。
要塞部队的习惯就是‘精’打细算,扎夫里洛夫手头兵力有限,他可不会让小伙子们从正面冲击德军的机枪阵地。
这时有些瘦弱地团级政治委员福明带着一名上尉走进了指挥部。扎夫里洛夫一眼就知道那个年轻上尉不是自己地部下---他认识师里所有的连级以上指挥员。也叫得出他们的名字。
“师长,这是第62集团军147师联络员柳利卡上尉,按照城防司令部命令,晚19点整147师将向明斯克东站至体育场一线发动全面反突击。”福明说着走到地图前。
“您好,将军同志。我师师长沃尔欣少将希望在侧翼得到特别师的支持。”
扎夫里洛夫从‘抽’屉里给上尉倒了点伏特加,“喝点,这里湿气大。”眼睛盯着地图,“能不让你们的部队从侧翼突击一下基洛夫街垒,就是这里。那样我们就能同时消除这个危险的突出部。”
“我们也是这么考虑的,将军同志。到时会有两个重炮团对这一带进行15分钟炮火准备。”
扎夫里洛夫狠狠地拍了下上尉的肩膀:“两个团,足够了!我会派出两个突击工兵营,从侧翼向东站靠拢,抵达原来的货场区就停止进攻。南边就归你们。”
夜袭。扎夫里洛夫可不想自己人打自己人。
这会在城防司令部,崔可夫正在部署夜间就要发动地反突击。他的147师已经展开,正在接手阵地,让原来损失惨重的部队暂时后撤。生力军一到就发动一次大规模反突击,这一定会大出德军的预料。
“元帅,今夜如果达到目标,明天196师、192师一到位就发动全面反突击,夺回中央区。”
“你有没有想过损失会有多少?”
“元帅,这会我只能考虑需要多少空间才能钉在这。”崔可夫说的斩钉截铁:伤亡,等胜利了再去讨论吧。这里就是一个绞‘肉’机,谁都没功夫、也无法去考虑伤亡地问题!
半小时后,崔可夫就以超高地效率完成了指挥部需要做的最终部署,勤务兵送来了咖啡,有那么一会喘息地时间。林俊微微品尝了一下:“美国人的速溶咖啡。”
“崔可夫,中国的情况怎么样?我听说你在那干的有些窝火。”
崔可夫似乎叹了口气,放下了咖啡杯。
“整个中国国名党的军队里有不少的外***事顾问,我们的军事顾问可以说遍布除***党军队之外的各个战区,但能做的有限,无法同您在中国那会相比。我刚一到那会就被告知,单单蒋介石统率的部队有个步兵师、个骑兵师、个炮兵团、个迫击炮团及其它部队,总人数为人,这还不算那些统计不出来的地方部队。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国名党控制的军队数量远远在400万以上。”
林俊太清楚老蒋部队的情况了,也许中央军还好,但其它部队也许就是稀里糊涂一笔账。
“可这都是表面现象,很快我就了解到中国有些部队只是徒有虚番号的空架子部队,很多部队的装备、战斗力和士气都很低,很多士兵仅是为了在军队里‘混’饭吃而已。和我们地士兵地坚定信念有着天壤之别。但不可否认。那些中国士兵有着吃苦耐劳、逆来顺受和忍气吞声的良好秉‘性’,非常适于指挥员的管理,也有些部队作战非常勇猛。目前国共两党的军队没能建立起良好地协同作战关系,而我在中国也不便协调这种关系。”
“工作不顺利的最大问题在于国名党的高级军官容不得批评。甚至是最合理的批评。在担任蒋介石的总军事顾问期间,我制订过不少军事计划,但多数根本无法获得蒋介石的首肯,更无法实施。”
“复杂的情况,不是嘛,呵呵。”
“复杂的情况,但不得不否认也是很好的机会。”
林俊和崔可夫都心知肚明的笑了笑,两人对中国地了解在苏联绝对能排进前十,明白什么是“很好地机会。”,虽然这个机会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在深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深重灾难之下作为前提。
“不断地实施反突击。逐步蚕食德军阵地。为调动足够军队合围德军创造条件,像钉子一样把德军主力钉死在明斯克!元帅,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