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全民动员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而物资和装备的消耗更是一个天文数字,已经超出后勤能够快速补充的极限!前线就是个血‘肉’大磨盘、从古至今最大的绞‘肉’机,双方都在不要命似的往里砸部队和装备。
    那可是几十万经过锻炼的优秀部队,不是没经过训练的炮灰,任谁心里都会‘阴’沉沉。
    现在在全苏各地的新兵训练营,上百万优秀的年轻人向着军旗宣誓:“我,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公民。在加入武装部队之际,庄严宣誓:我保证成为一名正直、勇敢、遵守纪录和百倍警惕地军人,严守军事机密和***,无条件地执行一切军事条令和指挥员、***的命令。
    我宣誓要认真地学习军事,全力保护军用物资和人民财产。誓死忠于人民,忠于苏维埃祖国和苏联政fu。
    我时刻准备着遵照苏联政fu的命令保卫我的祖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并且,作为武装力量的一个军人,我宣誓要勇敢地、机智地、忠心耿耿地和光荣地保卫我地祖国,为取得对敌斗争的彻底胜利,不惜流血牺牲。(
    如果我违背我的这个庄严誓词,我甘愿接受苏维埃法律的严厉制裁以及劳动人民的痛恨和唾弃。君子堂”
    现在苏联面对的德军野战部队军龄最短的士兵是1940年秋应征入伍的,1941年‘春’天应征入伍的新兵则作为军队地预备役。根本就没开到前线。也就是说苏联面对地德军基本上都见识过什么是战争和死亡。如果不是这两年来的变革,红军1941年3--4月应征入伍的新兵就会马上编入野战军,边防军中一年期士兵占战前普通士兵总数的2/3以上,其中一年期士兵里,1941年应征入伍者居半数。更有甚者。很多人到战前尚未来得及履行宣誓仪式,正因为这点,他们到敌人进攻时尚未真正武装起来。
    但两年来的两次大规模扩军。让红军里地情况好转了很多,至少去年才征召的一年期兵比例在一个正常值内,而且由于上层的干预,军队里超期服役一到两年地士兵比例很高,这些老兵都是军队的骨干!原本在39年、40年就该退役的士兵中有超过百分之九十留在了军队里。这也导致军队里军士比例的偏高(当然相对于和平时期而言。)。军队工资支出多了很大一部分。
    为了留住具有战斗力、良好军事素质的老兵,保持军队基层地有效战斗力。林俊可不在乎让他们从领取津贴变成拿工资,这值得----相对于装备生产要‘花’地钱,军人工资、津贴对财政的压力只是小意思(全世界都差不多,当然除了美国大兵地特殊情况。)。
    新兵需要足够的训练才能成为相对合格的军人,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那还得经过战争的考验,把一个光有热血的年轻人训练成合格士兵不是一时一会就能做到的,对此林俊要为兵员的素质而欢呼----多年以来的群众‘性’国防工作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别看“历史上的苏联”在战争一开始完全被动,士兵素质似乎一塌糊涂,但那是当对于德国,和其它西方国家比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别以为苏联人当时文化素质都低,十年级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毕业,这还是义务教育!),更重要的是征召的新兵中大部分可不是什么军事素养都没有的“纯粹老百姓”。
    美国人大学生多,英国人、法国人“素质高”,分化程度高的兵员训练起来又好处,至少掌握技术装备优势明显,但那也是要时间和‘精’力的----英美有时间,可怜的法国佬可没时间,就是新兵都是博士组成也是白搭,因为面对是德军,它不会给你时间。光有文化、没有军事底子的新兵什么都不是,当国家必须要将新兵送上前线,没得选择时(什么,训练完了在上前线?大学生不能当小学生用,太可惜?大材小用不好意思,那会国家都完蛋了,没必要了。),子弹不会因为你的毕业证绕着弯走。
    苏联就做的很好,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有组织对劳动人民进行普及军事训练,比如从1927年开始,苏联就有了一个全国‘性’的“苏联国防及航空化学建设促进会”。
    在三十年代末,苏联各级政fu(乡以上政fu,苏联也有“乡”这个行政级别单位。)就一直在开展“劳卫制”、“伏罗希诺夫‘射’手”和“卫生为国制”等国防证章的考核制度,有具体的标准,基本上是全***动。
    在苏德战争爆发前,仅“苏联国防及航空化学建设促进会”在全国就有十五万六千多个小组、两万六千六百八十个小队和三千五百个中队。有8000多名不脱产的青年在航空俱乐部受训,三万多人学会了如何驾驶滑翔机。国防委员会在去年还作出了对16至50岁的所有苏联公民实行义务军事训练的决定,而且已经实行了大半年,各国防团体已经为军队先期培训了大量的滑雪兵、‘射’手、狙击手、摩托车手、司机和护士----今年初征召的新兵可不是连枪都没‘摸’过、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