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农业也能这么酷。”
---
回到北京后,李婷收到了许多来自各地农业部门的合作意向书。有的希望引入植保无人机,有的希望共建智能温室,还有的主动提出愿意派遣技术人员参与试点项目。
“看来这次大会的影响比预想的还要大。”林晓雯一边整理邮件,一边兴奋地说,“已经有七个省份申请加入‘科技助农共同体’试点。”
“这是个好兆头。”李婷翻开新的笔记本,写下一行字:**科技助农,不止于技术,更在于人心。**
---
这天傍晚,李婷照例去实验基地巡视。夕阳映照在温室内玻璃幕墙上,折射出温暖的光芒。
“李主任!”李强迎上来,手里拿着一台新型传感器,“这是我们新改良的土壤湿度监测设备,灵敏度提高了三倍,而且成本降低了40%。”
“很好。”李婷接过设备仔细查看,“有没有做过野外测试?”
“做了两次。”李强点头,“第一次误差率有点高,第二次优化了算法,现在基本稳定在1.5%以内。”
“继续保持。”李婷鼓励道,“你们年轻人有想法,也要脚踏实地。”
“明白。”李强咧嘴一笑,“对了,我爸今天打电话说,他们村今年打算建一座小型气象站,让我帮忙设计。”
“那就放手去做。”李婷拍拍他的肩膀,“以后这类项目,你可以独立负责。”
“谢谢李主任!”李强眼中闪烁着光芒。
---
夜幕降临,李婷独自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短信:
“婷婷,妈妈今天学会用微信了,她说要给你发语音消息,结果按错了,把家里的猫录进去一分钟。”
李婷忍不住笑出声来。她抬头望着满天繁星,心中一片宁静。
她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但她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而这一步,正是从1978年那个夏天,她考上哈工大的那一刻开始的。
李婷回到办公室,窗外的夜色已经深沉。她坐在桌前,打开电脑,开始整理农业农村部大会后的反馈信息。邮件列表里,除了各地农业部门的合作意向,还有不少来自基层的感谢信。
“李主任,这是山西试点村发来的最新数据。”林晓雯推门进来,递上一份打印稿,“李强设计的小型气象站运行良好,温度、湿度、风速三项指标误差率都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不错。”李婷接过资料翻看几页,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看来李强确实有两把刷子。”
“他现在可成了技术部的新宠。”林晓雯笑道,“王工说他动手能力极强,连调试设备都能比别人快一半。”
“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李婷点点头,“不过也不能太得意忘形,得让他多接触一线,真正了解农村的需求。”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李强抱着一摞图纸急匆匆地走了进来:“李主任,我刚做完新版本的传感器模块测试,效果比预期还要好。”
“这么晚了还在加班?”李婷抬眼看他,“你这小伙子,干劲十足啊。”
“习惯了。”李强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以前在深圳厂里也是这样,经常通宵调参数。”
“那你得注意身体。”李婷语气温和了些,“科技不是靠拼命堆出来的,而是要讲科学方法。”
“明白。”李强点头,“对了,我爸今天又打电话来,说村里几个老农想学无人机操作,问我能不能安排培训。”
“当然可以。”李婷想了想,“你先拟个课程大纲,我们这边安排师资,下个月就组织一次集中培训。”
“太好了!”李强兴奋地说,“他们要是学会了,以后喷洒农药、监测作物生长就能自己操作了,不用每次都等技术人员过去。”
“这才是我们推广科技助农的初衷。”李婷微笑道,“让农民真正掌握技术,而不是依赖专家。”
---
几天后,研究院迎来了第一批来自山西的农户代表。十几位中年和老年农民挤在会议室里,眼神中带着好奇和一丝不安。
“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李婷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一张张朴实的脸庞,“我是李婷,负责这个项目的研发工作。接下来几天,我们会教你们如何使用无人机进行农田管理。”
一位年纪稍长的老农举手问道:“李主任,你说的无人机,是不是那种天上飞的铁家伙?俺们村有人见过,说是能喷药,还能拍照。”
“没错。”李婷点头,“这次培训的重点,就是让大家学会操作这种机器,让它为咱们种地服务。”
另一位年轻些的村民皱眉:“可是我们都没怎么读过书,会不会太难了?”
“不会。”李强走上前来,笑着说道,“我也是从零开始学的,而且我们设计的操作系统很人性化,只要记住几个基本步骤,就能轻松上手。”
“李强是我们团队的技术骨干,也是你们老乡。”李婷补充道,“他会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教大家,保证你们都能学会。”
村民们互相看了看,脸上露出了些许信心。
“那我们就试试看。”那位老农笑着说,“要是真能学会,回去咱也能当技术员了。”
---
接下来的三天,培训课程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白天在模拟器上练习飞行操控,晚上则讲解无人机的基本原理和维护知识。
李强亲自带队,一边示范操作,一边耐心讲解。他用方言跟老乡们交流,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你看,这个按钮是起飞键,按下去之后,飞机就会自动升空。”他指着遥控器上的按键,“然后这个摇杆控制方向,左边上下是高度,左右是转向;右边上下是前进后退,左右是平移。”
“明白了。”一个年轻人边听边记笔记,“这跟打游戏差不多嘛。”
“确实有点像。”李强笑起来,“但比游戏重要多了,它关系到庄稼的收成。”
培训结束那天,所有学员都进行了实操考核。十几个人中,除了两位年纪较大的村民略显吃力外,其他人都顺利通过。
“太棒了!”李婷在结业仪式上宣布成绩时,掌声响彻整个会议室,“你们是全国首批掌握无人机技术的农民,希望你们回去后,能把这些知识传授给更多人。”
“谢谢李主任,谢谢李老师!”老农们纷纷起身鼓掌,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李强也露出了笑容。他知道,自己终于回到了家乡,也终于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
当晚,李婷送走最后一批学员,独自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夜风拂面,带来一丝春日的凉意。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短信:
“李姐,山西那边反馈,李强设计的气象站已经开始收集数据,预测明天会有降雨,建议提前排水防涝。”
她轻笑一声,回复道:
“辛苦了,告诉他们继续保持,下周我去实地看看。”
抬头望向满天星辰,她心中一片清明。
这条路,还很长,但她已经坚定地走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