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不切实际,如铁似冰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种超大型工程,在做好前期设计,规划好具体方案之后,是否能真的落到实处,唯一的问题只有一个,即人力是否足够。
    在原本的,只是将水古河道淤塞段重新疏通,加上坡体防护等附属工程,就需要投入至少一亿个大工。
    ??里坊成年壮男重体力劳动一天的工作量,定为一个大工。
    做个简单的计算,若是能拉出一万个劳动力,就需要大干一万天。
    若是拉出十万人,也需要大干一千天,这也是将近三年的时间。
    这还没考虑到连续数月的雨季带来的停工,以及工程的反复。
    若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十万人大干六年或许才勉强足够。
    而郭子安现在提出的方案,工程规模比原来的疏通方案又大了许多倍。
    不仅包含了原来的淤塞段疏通,还要以巨湖及岑岭的天然山体为依托,修建巨型水库,对另一条两百多里的河段进行改造。
    这一切的主体工程,还要赶在下一个雨季到来之前完成。
    而以耿煊的了解,赤乌山周边雨季,一般从五月中下旬到六月初开始。
    经过大约半个月的“酝酿”之后,逐渐显出恐怖的威力。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满打满算,最多也就150天的工期。
    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比原方案还要恐怖数倍的超级工程。
    在物力财力充足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堆人力。
    目标无上限,直到完全满足需求为止。
    耿煊心中也大略盘算了一下,若以里坊坊民为标准。
    “十万”这个量级已经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至少得将人力堆到“百万”这个量级才成。
    即便以耿煊的自信,也不敢直接拍胸口承诺,而是心中仔细盘算了一番。
    若真只是无脑的简单堆人头就可以,那他还真有底气直接答应。
    因为有两个庞大的群体,都可以为他所用。
    一是月露原周边的游民。
    只要他承诺管饭,有月季,还有现在已经正式成为巨熊帮正式帮众的大量出身于露原的游侠儿群体背书,耿煊相信,一定不乏游民踊跃投奔。
    二是耿煊早已预见到的,因为观与元州各方顶级势力的合作,元州境内各地都出现了超额征粮的情况。
    现在,遍及元州的饥荒苗头已经逐渐显露。
    而那些超额征来的粮食,许多都在“赭红眼”盆地中存放着。
    只要他承诺管饭,以工代赈,吸引来百万规模的饥民也是可以做到的。
    可耿煊想到的问题更多。
    他从不会将这些人当成一个个数字对待。
    也不会以为他只要做到承诺的那些,就一切万事大吉,这些人都会如牛马一般任凭驱使,为一个史无前例的超级工程出工出力。
    虽然,他对游民和饥民,没有先天的歧视和偏见。
    但一想到这类群体以百万为单位聚集在一起,统一劳动之后,耿煊就很容易联想到一些极糟糕的案例。
    要是在施工过程中,被某个“英雄豪杰”挖出一具独眼石头人,或者从大湖里面弄出条鱼腹藏书的怪鱼,亦或者能怪叫的狐狸,那乐子就有点大了。
    归根到底,这就是管理能力拖了后腿。
    管理的压力,会随着人数的增加,呈指数级上升。
    现在这世道,远没有进化到可以流畅管理直接参与者数量超百万级,间接参与人数很可能超千万级的超级工程的阶段。
    甚至,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意识到这背后真正的难点在哪里。
    组织协调,资源分配,信息沟通,技术整合,风险控制,项目管理,物流管理......涉及到的前置知识,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其中存在的鸿沟,不是靠一个“严格认真”就能够填平的。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工具的协调,存储,发放以及回收。
    若是没有足够的数学与运筹学基础,很可能就造成一边仓库中工具堆积如山,无法投入使用,另一边数以万计的人排队一天,结果都没领到工具的情况。
    若无法让每一个参与者真正的,有效的“流动”起来,那人数的增加将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只要有可能,耿煊都不会选择“无脑堆人头”这种看似简单的操作。
    要尽量控制直接参与这项超级工程的人数,耿煊想到了两个方向。
    一个方向,对此世之人来说,很好理解,却很难办到。
    那就是增加修炼者的数量。
    一个大工是普通成年坊民一天的工作量。
    而修炼者的身体素质,哪怕只是最低层次的炼皮境界,其力量和耐力,都远超普通成年坊民,一天就干出五六个“大工”并不难。
    若是修为更高,还有特殊擅长,比如耿煊承诺提供的那超过千名修炼了地行术的“专业人士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