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石破天惊!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黄土在烈日下裂开细密的纹路,像无数枯黄的掌心朝天张开。
    风卷着沙砾掠过沟壑时发出呜咽声,撞在陡峭的土崖上又折返回来,把坡顶几根狗尾草压得直不起腰。
    平子澄蹲在崖边,粗粝的手指碾碎土块,灰褐...
    苏允站在庭院中,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思绪万千。虽然暂时化解了与西夏之间的危机,但他深知这只是暂时的平静。他明白,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真正的安宁还需要更多努力。
    回到书房后,苏允开始整理这段时间以来的心得体会。他深知,要让国家长治久安,光靠军事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加强内部建设,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
    于是,苏允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教育改革。他亲自撰写了一套新的教材,内容涵盖了儒家经典、历史典故、诗词歌赋等多方面知识。这些教材不仅注重传授知识,更强调品德修养和个人责任感的培养。同时,他还鼓励各地兴办学堂,聘请优秀教师任教,并设立奖学金制度,奖励那些勤奋好学的学生。
    在推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苏允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偏远地区的学堂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提出了“名师下乡”的计划,邀请京城及各大州府的知名学者定期前往偏远地区授课。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当地师资不足的问题,还促进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此外,他还设立了远程教育项目,通过信件往来的方式为边远山区的学生提供辅导,让他们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其次是经济振兴。苏允意识到,要改善民生状况,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为此,他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如减免赋税、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等。此外,他还积极促进商业交流,建立了多个贸易市场,方便各地商人进行交易。为了吸引更多投资,苏允还简化了审批流程,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随着经济政策的逐步实施,宋朝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提升。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农民收入也随之增长。与此同时,商业活动日益繁荣,各地贸易市场的兴起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手工业领域,许多传统工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一些新兴行业也开始崭露头角。例如,瓷器制造技术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纺织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丝绸制品远销海外。
    第三是法治建设。为了维护社会稳定,苏允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这套法律体系既体现了公平正义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了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同时,他还加强了司法队伍建设,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担任法官,确保每个案件都能得到公正裁决。
    在法治建设过程中,苏允特别重视对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他下令废除了不合理的刑罚制度,严禁酷刑逼供,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针对民间纠纷频发的情况,他建立了调解机制,鼓励当事人通过协商解决矛盾,减少诉讼成本。此外,他还设立了巡回法庭,深入基层审理案件,方便群众维权。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措施逐渐显现出成效。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孩子们在学堂里朗朗读书;农民们辛勤耕耘着土地,收获满满;商人们忙碌地穿梭于各个市场之间;而街道上也变得更加井然有序,治安良好。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份宁静。一天夜里,苏允正在批阅公文时,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他急忙出门查看,只见霍勇满脸焦急地跑了进来:“经略大人,大事不好了!”
    “何事如此慌张?”苏允皱眉问道。
    霍勇喘着粗气说道:“刚刚接到急报,西夏那边又有新动作了。他们似乎已经研制成功了那种新型武器,并且打算近期对我们发动攻击。”
    此言一出,苏允顿时感到一股寒意袭来。他深知这种新型武器的威力非同小可,一旦被使用,后果将不堪设想。但此时此刻,他并没有表现出丝毫慌乱,反而更加冷静地思考应对之策。
    “你先别急,详细说说情况。”苏允沉稳地说道。
    霍勇深吸一口气,将最新情报娓娓道来:“根据我们的情报人员反馈,西夏确实已经完成了新型武器的研发工作。这种武器名为‘震天雷’,据说可以在瞬间释放出巨大的爆炸力,摧毁大面积目标。而且他们还在边境集结了大量的兵力,明显是要对我们发动一场大规模进攻。”
    听完这些话,苏允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这一次的情况比之前更加危急,必须采取更为果断有效的措施。经过一番思索后,他迅速做出了几项重要决策:
    第一,立即召集所有将领开会,商讨防御策略。要求各部队严阵以待,随时准备迎战敌人;
    第二,派遣使者前往周边友好国家寻求支援,争取更多的盟友帮助;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