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对抗,而是采取了一系列巧妙的外交手段,试图缓解双方矛盾。他写信给西夏国王,表达了希望两国和平共处的愿望;同时又暗中派遣使者前往周边国家,寻求盟友帮助。
    然而,西夏方面似乎并不买账。他们不仅拒绝了苏允的好意,反而变本加厉地加紧备战。这一系列举动让苏允意识到,战争或许已经不可避免。于是他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应对之策。
    会上,众人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人主张先发制人,主动出击;也有人认为应该继续忍耐,等待更好的时机。经过激烈讨论,最终大家达成共识:现阶段还是要以防守为主,但要做好随时反击的准备。
    根据这一决策,苏允开始全面部署防御措施。他调集精锐部队驻守重要关隘,加固城墙堡垒;同时组织民众参与军事训练,提高全民自卫能力。此外,他还特别重视情报工作,建立了严密的侦察网络,确保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敌军动向。
    就在各项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之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西夏内部出现了权力斗争,部分反对派势力对当前政策表示不满。得知这一情况后,苏允敏锐地察觉到其中蕴含的机会。他迅速调整策略,一方面继续加强自身防范;另一方面则尝试接触西夏反对派,试图分化瓦解对方阵营。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苏允亲自挑选了一批忠诚可靠的使者,秘密潜入西夏境内。这些人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虎穴,与西夏反对派进行了多次接触。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功说服了一部分人放弃对抗立场,转而支持和平解决争端。
    这一成果极大地鼓舞了苏允及其追随者们的士气。他们更加坚信,只要坚持正确方向,就一定能够化解危机,迎来和平稳定的局面。于是,苏允趁热打铁,加大了外交斡旋力度,积极与其他国家沟通协调,共同推动地区和平进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夏国内的局势逐渐明朗。反对派力量不断壮大,逐渐掌握了话语权。在这种情况下,西夏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对外政策,开始寻求与宋朝和其他邻国的合作。经过多轮谈判,各方终于达成了停火协议,并承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友好往来。
    消息传来,举国欢腾。苏允得知后,长舒了一口气。这场危机虽然暂时得以化解,但他深知未来的道路依旧充满挑战。因此,他并未因此而放松警惕,而是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国家建设和发展当中。
    在此期间,苏允继续致力于推广先进的文化和教育理念,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同时积极推动经济改革,改善民生状况。在他的带领下,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人们安居乐业,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随着时间流逝,苏允的名字逐渐成为了正义、智慧和勇气的象征。无论是在朝堂之上还是民间巷陌,人们都对他充满敬仰之情。而那些曾经跟随他奋斗过的年轻人们,也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了属于自己的光彩。
    多年以后,当后人回顾这段历史时,无不感叹于苏允及其团队所创造的伟大成就。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主义精神,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苏允看着面前意气风发的八子,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些年轻人身上寄托着太多的责任与期望。他端起酒杯,缓缓说道:“你们都是我精心栽培的学生,如今到了该为天下苍生效力的时候了。”
    乔仁琛拱手道:“先生,学生愿意前往米脂,带领那支静塞军残部。不过学生有几点建议,还请先生明示。”
    苏允微微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其一,我们不能单纯以落草山贼的身份出现,这会让我们陷入被动。不如以‘义军’的名义召集旧部,宣扬替天行道、为民除害的理念;其二,我们需要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军纪制度,确保这支队伍不会沦为普通匪寇;其三,要尽快与当地百姓建立良好关系,获得他们的支持。”
    苏允听罢,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你所言极是。既然如此,我再补充几点:第一,务必严守纪律,不得扰民;第二,初期只做两件事,一是剿灭当地危害百姓的山贼,二是保护商旅安全;第三,所有收入必须严格管理,设立账房,做到收支透明;第四,要时刻警惕朝廷的动向,避免打草惊蛇。”
    郑朝宗忍不住插话道:“先生,学生愿随乔师兄一同前往,负责训练士兵。”
    王抱朴也起身表态:“先生,学生愿意担任军中谋士,协助制定战略。”
    毕太华沉声道:“先生,学生可以负责后勤保障和财务管理工作。”
    苏允欣慰地看着这群热血青年,缓缓说道:“很好,各司其职,互帮互助。记住,我们做事要有底线,绝不能做出伤天害理之事。同时也要学会变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霍勇匆匆赶来,神色凝重地禀报道:“经略,西北边疆又传来紧急军情!”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