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筹办登基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君悬而未决,对民间会造成人心动荡。
    现在皇帝人选确立了,百姓们顿时心安了,于是,继续每天生计奔波,继续过着自己平凡普通的日子。
    端王赵信这时也心安了,他志得意满地待在端王府,婉言谢绝了登门拜访的朝臣,言称避嫌,不见外客。
    这态度顿时赢得了朝臣们的好感,无论对赵信的良好评价是真心夸赞,还是阿攀附,至少双方的态度都摆得很足,外人看了只会感动于大宋君圣臣贤。
    确立新君的第二天,太史局观测天象,测算黄历,定下了新君登基的黄道吉日。
    登基大典定在十日后,即绍圣四年二月初八,当然,赵信登基后,便不能使用「绍圣」的年号了。
    群臣商议后,决定将年号定为「建中靖国」,三月初正式改元,今年的绍圣四年,即是「建中靖国」元年。
    刑部大理寺也在忙着统计整理大宋各地官府送来的罪犯名册,赵信登基的那天会下旨大赦天下,许多罪名不算太重的犯人都能得到释放。
    与此同时,政事堂,礼部,宗正寺,太常寺等诸官署,也在热火朝天地忙着筹备登基大典。
    登基大典有个特点,那就是简朴低调,绝不铺张,更不可见喜庆之色。
    毕竟还在国丧期间,大宋从都城到各地城池,主基调仍以悲恸缅怀先帝为主,天地仍是一片白幡孝带。
    先帝尸骨未寒,你这边欢天喜地敲锣打鼓登基,这对吗?
    对即将登基的皇帝来说,这当然很正常,历朝历代的君王登基,大多都是在一片白茫茫中即位,除非是彻底的造反,改朝换代。
    听到太史局的天官测算出黄道吉日,就在十日后,赵孝骞有点忙了。
    一封密信派人紧急送往幽州大营,同时赵颢也加快了节奏,在他的密令下,许多乔装成普通商人百姓的人马,分批次地进入了汴京城。
    一个平淡的日子,天色已近黄昏,汴京的城门快要关闭之时,一支商队匆匆赶到城门外。
    守城的禁军是典型的上班牛马,加班是不可能加班的,见这支商队要进城,立马拦住了他们。
    「城门已关闭了,你们留在城外,等明日清早城门打开再进吧。」
    说着禁军都头便要下令关闭城门。
    商队为首的一名穿着绫罗绸衫的商人急忙上前陪笑:「军爷莫急,莫急,我等匆忙赶来汴京,这马上就要进城了,军爷还请通融则个。」
    都头不耐烦地道:「规矩就是规矩,我能通融啥?明日再进城吧,老子今日不侍候了!」
    商人的笑容愈发讨好:「军爷,军爷,您再考虑考虑,小人四处奔波,讨生活不容易,这批货今晚就要交付,小人实在不能留在城外过夜。」
    嘴上说着话,手上的动作也不停,两锭沉甸甸的银子不着痕迹地塞到都头的手中。
    都头神情一证,暗暗掂量了一下银子的分量,不耐烦的表情顿时有些缓和,脸上甚至挤出了一丝客气的微笑。
    「大家都是讨生活,你们确实不容易,今日我便通融一二,赶紧进去吧,莫耽误了时辰。」
    商人千恩万谢行揖,挥手便令身后的商队骆驼马车进城。
    队伍刚动,都头却又拦住了:「马车上装的什麽货?」
    商人讨好地道:「一些生铁而已,受了东家瞩托,将它们送来汴京熔炼,打成农具铁锅菜刀什麽的,再发卖京畿各州府。」
    都头狐疑地上前,掀开蒙着货物的粗布,却见上面赫然竟是两根粗实的生铁管状物,
    此物前细后粗,前面开着口,后面却敦敦实实地封着口,看起来像个铁打的圆屁股。
    屈指敲了敲这玩意儿,都头被这管状物的形状弄得有点懵,这辈子都没见过。
    「这是个啥麽?」都头围着它打转,认真地琢磨。
    「小人也不知它是个啥,反正是东家的吩咐,再说运进城后就要熔炼了,管它是个啥军爷,天色不早了,您看—」
    都头研究了半响,以他有限的见识阅历,实在琢磨不明白这管状物到底是干啥的。
    不管这玩意儿是个啥,对他的月俸二两银子毫无影响,再说,刚才还得手了两锭意外横财。
    「进去吧,下次赶早,莫误了老子关城门。」都头索性不研究了,挥手让商队进城。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