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抄家拿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946章抄家拿人
    十万馀顷田产的地契交上来,还差两万顷。
    本质上,这就是一次宫廷里的高级别抢劫。
    皇帝抢劫太后。
    「道理」,「法律」这些东西,并不适用于这两人,理论上,法律都是为他们服务的因为你家地太多了,所以朕就抢你了,不服来战。
    赵孝骞和向太后其实都很清楚自己扮演的是什麽角色,但两人很有默契地把这场抢劫表现得和风细雨,甚至还能挤出笑脸谈笑风生。
    赵孝骞要杀人立威,太后要买自己的命,土地是买命钱,就这麽简单。
    从赵孝骞的语气里,向太后听出了端倪。
    自己的命算是保住了,因为她很识趣,也很配合。
    太后的位置也保住了,她仍然是后宫里最尊贵的那个太后,皇帝见了她依然也要行礼问安。
    可是,还有两万馀顷田产没到位,所以这件事还没过去。
    向太后知道,赵孝骞终究要拿她的娘家人开刀了。
    既然不愿给田产,朕就送你一程吧。
    「太后舍不得?不忍心?」赵孝骞盯着向太后表情变幻的脸,笑问道。
    向太后努力挤出一丝微笑:「但为苍生计,本宫亦愿大义灭亲,官家的做法没什麽不妥,我并无任何不忍。」
    赵孝骞眨了眨眼:「太后真不怪朕?那两位可是太后的族叔呀。」
    向太后咬了咬牙:「敢阻官家的路,他们活该,命里应有此报。」
    赵孝骞呼出一口气。
    不得不承认,这个女人很聪明,一旦看清了形势,她比谁都清醒,也比谁都狠心。
    一个能当上太后的女人,终究不可能是蠢货。
    或许数日前她干预朝政,与他的当面争吵,是她唯一的一次判断失误。
    当时的她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被赵颢狠狠教训过后,她终于清醒了。
    利益跟自己的性命比起来,真的不值一提。
    如今朝堂宫闹都没有她说话的份了,这样的形势下,除了以弱示人,苟且偷生,她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赵孝骞登基后,无论朝政大权还是天下的兵权,都被他牢牢地抓在手里,这也是他敢于触碰各方权贵豪强利益的原因和底气,包括她这个太后。
    如今的向太后,从赵孝骞登基之初的居高临下的态度,到今日对他已渐生敬畏之心,这个过程只有短短数月。
    实力能够决定一切,当某天发现自己的生死不过在别人的一念之间时,再嚣张跋扈的人都会变得老实乖巧的。
    两位族叔的性命,就这样被向太后毫不犹豫地献祭出去了。
    尽管心中很屈辱,尽管心里也存着些许的怨意,但向太后终究还是做出了正确且理智的选择。
    廖寥数语后,二人便已聊完了正事。
    彼此的表情都放松了许多,二人又开始谈笑风生。
    「朕听说太后喜欢汝窑的瓷器,已经下旨令当地进献更多汝窑入宫,到时候送去庆寿殿,请太后笑纳。」赵孝骞微笑道。
    太后欢喜不胜,也道:「本宫听说皇后的身孕已有两月余,便让人买了几株上好的百年山参,何首乌,天麻等,回头让宫女给皇后送来,虽是上好的补药,但也要让太医瞧过后再用,食用当适量。」
    赵孝骞拱了拱手:「朕代皇后多谢太后一片心意了。」
    二人相视一笑,彼此的笑容都充满了真诚和善意,不是母子,胜似母子。
    此时此刻若有史官在旁,定会感动得泪流满面,在史册上奋笔疾书,「上与太后情深甚笃,天家和睦,社稷万安,此祥兆也。」。
    文武朝臣还在为征伐西夏而忙碌时,朝堂又传出了一个惊天消息。
    向太后为支持官家新政,支持即将推行的方田均税法,主动交出娘家外戚名下的十万顷由产,交由朝廷安置失地农民。
    这个消息,算是打响了赵孝骞欲推行方田均税法的第一枪。
    天下各地官员消化这个震惊的消息后,人们终于意识到,方田均税法终于要落实了,任何人反对都没用。
    就连太后都亲自上交了名下的由产,天下还有谁比太后更头铁,敢公然反对?
    朝野内外一片哗然,许多官员在府里破口大骂,可在朝会上却依然不敢出声。
    当然,也有胆子大的,打着「祖制」,「祸国」等旗号,公然上疏,激烈反对官家推行反田均税法。
    对这些胆大朝臣的奏疏,这一次政事堂的做法却跟往常不一样。
    章,蔡卞等人态度出奇地一致,他们选择了沉默,对奏疏也是不闻不问。
    而门下侍郎蔡京却出手了。
    他召来了吏部尚书,交给了他一份名单,上面都是上疏反对方田均税法的官员,蔡京交代吏部尚书,这几人全部罢官免职。
    对蔡京的雷霆手段,政事堂其他宰相都没说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