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蔡京献计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国库恢复元气,充盈起来后,朕将会主动发起战争,灭夏,灭辽,灭吐蕃,黄头回纥……总之,朕不喜欢大宋的周边林立一堆乱七八糟的邻国,不如全部统一了。」
    「如此,大宋未来需要用到我王师将士的地方太多,若是武将士卒的地位不能升一升,将士岂会甘心为大宋效死?」
    「另外,大宋如今不缺士卒,但缺良将,朕还打算在汴京城新设一个讲武堂,为大宋培养将才帅才。」
    「只是大宋重文轻武,积弊久矣,朕若在朝堂上提出这个想法,恐怕会有很多人反对……」
    说着赵孝骞忧心忡忡地一叹:「改变重文轻武的现状很艰难,新设讲武堂更是违了祖制,朕估计大约连政事堂的诸公都不会答应。」
    话说到这里,赵孝骞闭嘴不言了,但未尽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白。
    蔡京等人自然听懂了,众人面面相觑。
    官家今日说出这件事,当然不是跟大家闲聊,既然说出口了,说明这件事既是考题,也是机会。
    机会给你了,抓不抓得住那是你的事。
    每个人心中既激动又紧张,依稀有一种回到当年科举考场上的感觉,下笔作答的每一个字,都影响着自己的人生前程。
    良久,蔡京突然道:「官家,臣有个不成熟的法子……」
    赵孝骞含笑注视着他:「你说。」
    「讲武堂之设,于国有利,既如此,不妨首先在朝中先造势,种建中将军出征西夏,胜利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只待捷报进京,我们大肆庆贺之馀,顺手便可造起声势。」
    「在朝野内外宣扬我大宋王师将士如何英勇,战场上出现了哪些英雄,他们浴血厮杀斩获了哪些战果等等,然后再说将士们的艰难,宣扬他们报效家国的赤胆忠心等等……」
    赵孝骞挑了挑眉:「宣传了这些之后呢?」
    「之后,便可话锋一转,直言灭夏之战的种种弊端,比如将领识字不多,不通韬略,排兵布阵种种缺陷等等,尤其是宣扬我王师虽胜,但国朝仍缺乏良将,对未来天下一统恐成阻碍。」
    赵孝骞大约明白了,笑道:「于是,最后顺势提出设立讲武堂?元长先生的法子,就是简单的讲道理?」
    「也不完全是讲道理,设立讲武堂之初,官家可下旨请当世博学大儒来教授韬略学问……」蔡京笑了笑,道:「这些大儒虽然清高,但也不敢抗旨。」
    「官家或许不知,许多大儒虽然官爵不显,但在经义学派方面,却是非常有势力的,有时候大儒们说一句话,就连政事堂的宰相们都不得不掂量,毕竟这些人可都是天下文人士子的领袖。」
    「大儒们进了讲武堂教授韬略,朝臣们想要反对,多少会有些顾忌了。」
    「而且讲武堂设立之初只教韬略,韬略是君子之艺,圣贤亦推崇,讲武堂又有当世大儒坐镇,朝堂上的官员们就算想反对,也要掂量一下后果。」
    赵孝骞也是聪明人,当即一点就通:「先造成既定的事实,待朝臣们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后,讲武堂再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慢慢增设武科……」
    「如步军科,马军科,火器科等等,最后讲武堂完全成型,朝臣们就算反对也来不及了。」
    蔡京笑道:「官家极是聪慧,臣正是这个意思。」
    顿了顿,蔡京接着道:「待王师捷报入京,朝堂上为将士们造声势的事,臣与在座诸位同僚可为官家分忧。」
    在座的众人像工具人似的,纷纷点头表示愿为官家效力。
    机会又被蔡京抓住了,他们也就只能摇旗呐喊,争取日后再给官家留个深刻的印象。
    赵孝骞含笑看着蔡京,心中愈发欢喜。
    倒不是说蔡京的主意多高明玄妙,而是赵孝骞难得地体验了一回君臣同心,大家劲儿往一处使的感觉,实在是太舒服了。
    「朕有元长先生辅佐,实在是如鱼得水,得元长先生金玉良言,胜读十年书啊。」赵孝骞欣慰地道。
    蔡京连忙谦逊地连道不敢。
    「元长先生如此忠诚,与朕同心同德,朕也没啥好奖励的……」赵孝骞下意识摸了摸口袋,打算送个什麽贴身的玩意儿,结果今日身上寡淡得很,除了随身的玉玺,啥都没有。
    赵孝骞尴尬地摸了摸鼻子,道:「这样吧,今日每人交的一千两伙食费,朕原样奉还,算是酬谢诸公了。」
    然后赵孝骞含笑看着蔡京,若有深意地道:「至于元长先生,朕便不赏赐了,先欠着,如何?」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