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风向不对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750章风向不对
    赵孝骞一直知道,母亲冯氏并不简单。
    别的不说,就说这个年代敢于跟自己的丈夫和离,哪怕付出出家的代价也在所不惜,说明这个女人的内心足够强大,而且清醒。
    她很清楚自己要什麽,不要什麽,为了得到想要的,可以付出什麽。
    以前赵孝骞膝下尽孝,并没有聊过太多正事,他眼里的母亲永远是温婉善良,柔和端庄的形象,跟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喜欢唠叨,喜欢儿子多陪陪她。
    当然,也有点小资情调,她独居的府邸里,亲自种下了花卉,每日细心照料,更喜欢在花卉间开辟一块空地,布置矮桌蒲团和茶具,每日闻着花香,面色恬淡地泡茶,看书。
    如果不出现太大的风浪,冯氏的馀生大约便是这般了吧。
    直到今日,赵孝骞才赫然发现母亲的另一面。
    那是冷静睿智,杀伐果断,心肠甚至比赵颢更冷厉几分。
    赵孝骞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的父母似乎都不是善茬儿。
    冯氏是个做事很乾脆的人,可以说是雷厉风行,赵孝骞说要送她走,她立马便吩咐丫鬟收拾行李。
    赵孝骞也令陈守将一箱箱银钱抬进了府,冯氏看着满室金光灿灿,不由惊呆了。
    「你,你这是……」
    「母亲路上怎能没有盘缠,孩儿不过是小小地孝敬一点而已。」赵孝骞笑嘻嘻地道。
    「不行,太多了,你做大事正是用钱的时候,为娘不能拖你后腿,随便给我取几十锭银子,路上足够花用了。」冯氏坚决地道。
    赵孝骞也不劝她,只用了一个理由。
    「这些钱都是从我那混帐爹的王府库房里偷出来的。」
    冯氏沉默一阵,立马改口:「带走,全都带走!一个铜子而也不准剩!」
    侧头看着目瞪口呆的赵孝骞,冯氏认真地解释道:「既然是你那混帐爹的钱,为娘我就不客气了,能让那混帐破财,我很乐意。」
    「……您高兴就好。」
    当晚赵孝骞住在芳林园,母子坐在前堂聊了很久,从朝政国事聊到家长里短。
    尤其是对那个未曾谋面的亲孙子,冯氏特别思念,想到明日出发,过不了几日便能亲手抱上可爱的孙儿,冯氏又变得高兴起来。
    第二天,天还没亮,府邸后门已准备了几辆马车,满载着钱财和行李。
    赵孝骞特意令陈守拨出二百名禁军,一路护送冯氏去密州港。
    临别之时,冯氏倒也没有表现出儿女惺惺之态,反倒是非常大气利落,用力揉了揉赵孝骞的脸庞。
    「为娘此去,免你后顾之忧,我走以后,你可放手去做,无论成败,一定要保证自己平安无恙,你若有个好歹,为娘和你的妻儿们没法活了,家里没有主心骨,我们这些妇道人家撑不起来的。」
    赵孝骞点头,含笑道:「母亲放心,孩儿别的本事稀松平常,但论逃命的本事,孩儿倒是颇有心得,事若不成,孩儿立马就跑,跟着逃去日本,总算也能当上一方诸侯,子孙世代享福。」
    冯氏欣慰地笑了:「你能这麽想最好,事先留好退路,做事不至于孤注一掷,轻身犯险。」
    最后深深地注视了他许久,冯氏的眼眶渐红,眼泪即将落下来的那一刹,冯氏果断转身上了马车,放下了车帘。
    两百禁军护送着几辆马车,踏着清晨的朝色,缓缓地朝城外行去。
    赵孝骞站在原地,呆怔地注视着马车队伍走远,直到消失不见,这才轻轻呼出一口气。
    亲人越来越多的期待,越来越多的担忧和责任,全都压在身上,原本对胜负并不怎麽在意的他,现在不得不承认,自己除了胜利,已经别无选择。
    陈守站在赵孝骞身边,低声道:「世子,老夫人被送出汴京,官家必然知情的,他会不会……」
    赵孝骞目光不动,仍定定地注视着前方,嘴里淡淡地道:「无妨,只要我仍留在汴京城,官家就会放心,至于我的父母妻儿留不留,对官家来说并不重要,所以他知道了也不会在乎的。」
    …………
    端王府。
    数月前,赵佶被封「端王」,本是阖府欢庆的大喜事,但封爵那天赵佶却大发雷霆,摔碎了一地瓷器碗碟字画,然后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身体止不住地瑟瑟发抖。
    他很清楚官家为何突然封他为「端王」。
    不是恩典,不是兄弟情分,全是因为蜀地遂宁城的那首童谣。
    童谣诛心,赵佶根本无从解释,而官家果然也生了猜忌之心,立马就把赵佶的爵号改了。
    这件事一直是官家和赵佶心里的一根刺,哪怕后来赵佶多次进宫,在官家面前表现兄友弟恭,可赵佶总觉得兄弟间的相处比当初少了点什麽。
    少了的,大约名叫「信任」吧。
    作为童谣的男主角,赵煦怎能毫无芥蒂,仍拿以前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