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敲打警告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860章敲打警告
    在赵孝骞的眼里,新政里的诸多条款就像一个个即将要爆的雷。
    本应该躲得远远的,可身在其位,不得不担起责任,只好硬着头皮接近这个雷,试试看能不能把它拆了。
    历史上的北宋灭亡,除了军事上的原因外,北宋的内部矛盾,朝堂党争等矛盾渐渐激化也是原因之一。
    别以为党争只是朝堂上几个人斗来斗去,看似问题不大,如果朝臣只把斗争放在第一位,为了斗倒政敌连是非善恶都分了,那麽可以想像朝政会出现多麽巨大的错误,无论是战略上还是具体事务上。
    所以历朝历代的党争,都是亡国之道。
    皇帝要平衡朝局,不能让某股势力独大,但又不能让内部斗争太激烈,其中的尺度拿捏,很考验皇帝的水平。
    「帝王术」这门学问,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能学得好的,有的皇帝喜欢玩弄帝王权术,玩着玩着,放眼往宫外一看,卧槽,亡国了!
    赵孝骞不喜欢玩弄帝王心术,但他不得不这麽做,所以登基之后,他仍然默许朝堂存在新旧两党,包括对新政条款修正的商议,他也要让旧党的朝臣参与进来。
    和所有的帝王一样,赵孝骞也不能容许朝堂只有新党这一股势力独大,这对皇帝的统治是很不利的。
    章惇作为新党领袖,同时又是当朝宰相,对赵孝骞的决定也是接受的。
    上次赵孝骞对他的一番深谈,终归还是起到了作用。
    至少在赵孝骞登基后,章惇对旧党的打压没那麽强势了,今日居然还能跟旧党朝臣们和颜悦色地商议朝政,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章惇这只老狐狸自然看清了形势,他知道旧党会一直存在的,不可能在他的打压下销声匿迹,因为官家不允许。
    既然无法改变,只好默默接受,他是臣,不是君。
    新政修正,先拿比较重要的青苗法开刀,这是赵孝骞思考很久后的决定,因为青苗法的民怨是最大的,也是最棘手的。
    它不仅牵扯了百姓的利益,更牵扯了许多权贵地主和官员的利益,为了剥削百姓,地方上的官员和士商集团以青苗法为依据,合理合法地盘剥百姓。
    先把棘手的问题解决,后面的新政条款也就不难了。
    章惇作为宰相,看问题自然是犀利的,他一眼便看出了青苗法的弊端和缺点。
    赵孝骞对章惇的看法颇为赞同,他也是这麽想的。
    「没错,监管是最大的问题,地方上缺少监管,官员和地主故意歪曲青苗法,以此牟利,而民间百姓大多无知,官员说什麽就是什麽,明明是一部善法,为何下到了地方却被百姓怨声载道?」
    章惇叹了口气,道:「大宋太大了,朝廷根本监管不过来,很多政令下到地方,味道就全变了。」
    「朝廷有按察使,有御史台,他们本有监察地方之责,可如今的官场权力利益勾结,官官相护,监察的官员下到地方,捞足了好处后上奏朝廷的奏疏,仍然是天下太平,所谓的监察,形如虚设。」
    赵孝骞深深地注视着章惇,道:「子厚先生看问题很透彻,既然你清楚这些弊端,为何当了这几年的宰相,大宋却毫无变化?」
    章惇一惊,脸色变得有些苍白,几番欲言又止,终究还是黯然一叹:「是臣失职了。」
    赵孝骞语气变得有些冷淡:「你这不是失职的问题,是心思没放在这上面,子厚先生这几年怕是忙着清除元佑党,忙着在朝堂上扩张新党势力了吧?」
    章惇大惊失色,他听出赵孝骞语气里的不满,急忙起身长揖赔罪:「臣知罪。」
    政事堂内,各属新旧两党的朝臣们正争吵得激烈,围绕着青苗法的修正问题骂得正欢,突然见章惇起身一脸惶恐地朝赵孝骞赔罪,激烈的争吵声突然停顿下来,堂内一片寂静,气氛陡然低沉。
    赵孝骞看着面色惊愕的群臣,缓缓道:「朝堂内部有争斗,自古难免,争斗不是坏事,分寸适当的话,对社稷其实是有益的。」
    「但如若为了争斗,连百姓的苦难和死活都不顾了,只想着如何把政敌斗垮,这是朕不想见到的。」
    「诸位皆是寒窗苦读数十载,方才功成名就,坐到如今这个位子上,当年张载的横渠四句,想必仍被诸位当作口号喊了多年,你们当官的初衷有的是为了名利,有的是为了理想……」
    「朕不管你们当年的初衷是什麽,坐在这个位子上,朕要求你们记住张载的那句话,『为生民立命』,朝廷取士,是皇帝需要诸公帮忙治理天下,为百姓谋福,而不是让你们坐享富贵,争名夺利的!」
    「如果诸公做了大官儿,心中已无社稷和黎民,朕要你们何用?徒添更多祸端和麻烦而已!」
    话说得有点重,赵孝骞此时已是疾言厉色,他对大宋朝堂的现状已越来越不满了。
    堂内群臣悚然一惊,顿时冷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