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送葬帝陵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795章送葬帝陵
    端王这个爱读书的好孩子闭门谢客,朝臣们皆知,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就是大宋未来的官家了。
    于是不管心里怎麽想,口头上都纷纷对赵信的表现交口称赞,一个个露出欣慰的表情,为未来的大宋官家如此好学而感动得热泪盈眶。
    国家有前途,人民有希望啊!
    未来的官家要学习,朝臣们不好再打扰,可他们不能闲着啊,人生不就是折腾吗,折腾自己,
    也折腾别人。
    那麽接下来折腾谁呢?
    当然是赵孝骞。
    赵孝骞扳倒简王,坐实了简王的恶行罪状,这没错,但他错在报复的手段太狠辣,不仅狠狠折辱了简王,同时也损害了皇族的颜面威严。
    赵孝骞这样的行为,向来站在道德高地上的朝臣们当然忍不了。
    于是,漫天雪片般的参劾奏疏送进了政事堂。
    章悍看到这些奏疏后都懵了,如此简单的一件事,有必要这麽兴师动众吗?
    那天简王被打断双腿游街后,赵孝骞便下令将他送去了宗正寺,交给老宗正赵宗晟处置。
    赵宗晟作为赵氏皇族的族长,对族中唯一有出息的子弟赵孝骞的告状,自然是高度重视的。
    结合皇城司拿出的人证物证后,宗正寺很快做出了处置。
    简王赵似跋扈横行,纵火谋害同族宗亲,其行恶劣,当予惩戒。
    大行皇帝的嫡亲弟弟,自然是不能做出身体上的惩罚的,于是宗正寺决定圈禁赵似一年,罚没简王府名下田产万亩,转到赵孝骞名下作为损失赔偿。
    赵孝骞无所谓,扳倒简王的目的已经达到,宗正寺怎麽惩罚随他们高兴。
    只是皇族的内部事,却引来了朝臣们的参劾。
    当雪片似的奏疏送进政事堂时,延福宫内,大行皇帝的七日丧仪也结束了。
    章惊搁下了堆积如山的参劾奏疏,忙着赶进宫中,完成大行皇帝最后一日的丧仪。
    这一日清早,汴京四品以上的官员皆至,僧道一场场繁琐复杂的法事后,沉重的金色灵枢被拾起,在太后和群臣的一片哭豪声中,缓缓送出宫外,径自走向城门。
    以章,曾布,赵孝骞三人为首,群臣们跟着丧仪队伍浩浩荡荡走出城门。
    灵枢要抬往汴京西面三百里外的永泰陵,那是独属于赵煦的陵墓。
    灵枢出宫,汴京臣民震动,纷纷跪在街道两旁哭豪送别大行皇帝。
    整个汴京白幡飘扬,处处啼哭,国丧之仪,令人心酸。
    群臣出城跟随数十里后停下,灵枢被车马装继续前行,群臣跪在泥地里大哭叩首送别。
    章怀,赵孝骞等重臣则仍然跟着灵枢前往永泰陵,这是礼法规矩。
    两日后,永泰陵地宫外,章和赵孝骞等人目送金色的棺进入陵墓中,亲眼见到厚重的断龙石落下,地宫的石门徐徐关闭。
    赵孝骞一言不发,跪在地上面朝陵墓地宫伏首三拜。
    至此,大宋皇帝之一的赵煦,永远在这个世上谢幕。
    往事一幕幕在脑海中闪现,赵孝骞想起曾经与赵煦相处的点点滴滴,眼眶不觉又红了。
    他本以为斯人已逝,悲伤过后已无泪可流,可在见到赵煦的棺进入陵墓后,他的心头终究还是忍不住浮上悲伤。
    独自沉睡在这冰冷的陵墓里,他一定很孤独吧。
    这一睡,便是永远,唯一留下的痕迹,唯有史书上的帝王本纪,寥寥数篇交代了他的一生,然后,课堂上的老师们划下几道横线,言称知识点必考。
    仅此而已。
    三拜之后,赵孝骞默默地起身。
    章惊走到他身旁,黯然看着陵墓,叹道:「子安,咱们该回京向太后复命了。」
    赵孝骞也叹道:「是的,都结束了,活着的人仍要继续活着。」
    章惊苦笑道:「回去还要商议大行皇帝的庙号,以及新君人选。」
    说着章惊突然住嘴,一脸探究地看着他。
    赵孝骞淡淡一笑:「新君人选已没有悬念了,有必要商议吗?」
    「子安还是觉得端王合适?」章惊有些失望,有些不安。
    他很清楚赵信即位后,等待他的将是怎样的命运。
    「合不合适的,端王是唯一的人选,还能如何?官家的另外两位兄弟非长非嫡,于礼不合,朝臣们不会答应的。」
    章惊扫了四周一眼,将赵孝骞拉到无人处,神情严肃地道:「子安,你果真没有别的打算吗?」
    「章相公这话是什麽意思?我听不懂。」赵孝骞一脸茫然道。
    章惊咬牙瞪着他:「子安,你若还不表态,端王可就真即位了,你我回京后,太后必然召集我等商议人选,你若无话可说,老夫在太后面前也无话可说了!」
    赵孝骞冷眼看着章。
    这老头儿已有些六神无主,明显不冷静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