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839章试探交锋
朋党是国祸。
大宋这数十年来的积弱,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朝堂党争不止。
党争,亡国之道。
所以历史上赵佶即位后,北宋果然亡了。
章惇拿出的这份名单,全是新党官员,这也意味着新的朝代下,章惇对旧党的打压排挤将会更狠。
如果朝堂上所有的旧党全消失了,那就不存在所谓的「党争」了。
这大概便是章惇的逻辑,拿出这份名单,多少带了几分试探赵孝骞的小心思。
如今的赵孝骞,站在皇帝的立场,大约理解了赵煦为何明明推行新政,却还要在朝堂上刻意留一部分旧党官员。
皇帝是不会允许朝堂上某个党系一家独大的,朝堂的阵营必须要有制衡,必须要有互相敌对的势力,皇帝才能居中平衡,坐稳位置。
今日这股势力大了,人也飘了,那就适当敲打一下,拉拢提拔另一股敌对势力。
这是帝王术,没人教过赵孝骞,但他懂。
见赵孝骞皱眉盯着这份名单,章惇察言观色,心中也有些惴惴。
不错,他确实是在试探,新君即位,作为当朝宰相,他首先要弄清楚这位新君的心理底线在哪里。
拿出这份名单是个不错的试探理由,若是赵孝骞反对,章惇便立马道歉,承认自己思虑不周,回去再参详一番。
如果赵孝骞二话不说批准了这份册封名单,那就说明未来的朝堂上,章惇可以放开手脚大肆打压旧党,直到把所有的旧党都排挤出朝堂。
短短一瞬间,君臣在心理上各自博弈,玩弄心思。
收起这份名单,赵孝骞将它塞入怀中,笑吟吟地道:「有劳章相公了,这份名单我回去仔细参详,看看是否需要修改圈点,容我一两日再给答覆如何?」
章惇脸上带着笑,心中却陡然一惊。
赵孝骞的话没问题,说得非常客气,给足了宰相面子。
但是,章惇注意到赵孝骞刚才的称呼。
他称呼自己为「章相公」,这是比较官方且公事化的称呼,宰相嘛,当然要称呼「相公」。赵孝骞还没登基,自然要叫一声章相公的。
可就在拿出这份名单之前,赵孝骞分明已改口叫他「子厚先生」,这可是带着个人感情味道的亲切称呼。
不到半个时辰,赵孝骞对章惇的称呼改了又改,这里面的信息量可就大了。
旁边的太后和群臣似乎也感觉到气氛不对,顿时盯着二人的表情,试图从中看出端倪。
很快,章惇的后背渗出了一层冷汗,脸色愈发不自然了。
刚才那一刻,赵孝骞已敲打了他,别人看不出来,他却很清楚。
赵孝骞肯定是对这份册封名单不满了。
当着皇帝的面,你大肆晋升安插党羽亲信,到底想干啥?
此时的章惇不由有些后悔,后悔今日不该存了试探的心思。
赵孝骞的性格看似温和,实则他的骨子里却是个非常强势的人。
试想若是一个怂瓜软蛋,他能在十万精锐边军中拥有如此高的威望吗?他能在短短数年间完全扭转宋辽攻守的局势吗?他能归拢分配汴京的所有人脉和利益,最终成功夺得皇位吗?
这是一位雄才伟略的君主,他绝不会容许臣权和党系凌驾于皇权之上。
现在章惇终于察觉,今日的自己在玩火。
此刻赵孝骞还能笑吟吟跟他说话,说明是给他留了面子,维护了他宰相的威严,否则他把名单撕碎了砸到他脸上,也不算过分。
想到这里,章惇脸色微微发白,急忙补救:「殿下恕罪,臣有失察之过,刚才那份名单有失斟酌,臣没有认真审评,臣今日便重新拟定一份册封名单,争取做到甘霖普降,让满朝皆沐皇恩。」
赵孝骞笑得愈发灿烂,从怀里掏出刚才那份名单递给章惇,道:「子厚先生做事认真负责,可为满朝文武之楷模,既然先生坚持要重拟名单,我倒不好意思拒绝了,一切便拜托先生吧。」
章惇感激地接过名单,暗暗松了口气。
刚才赵孝骞又改口了,又称呼他「子厚先生」了。
这件事到底是过了,还是被赵孝骞暗中记上小本本了,章惇不得而知,
他只知道,以后这种试探赵孝骞的小心思最好断了,否则下场可能不妙。
赵孝骞是独一无二的皇帝,手握皇权。
皇帝只有一个,但宰相,不一定非得是章惇。
看着章惇复杂的神情,赵孝骞匀恍Φ溃骸敢不,我说说我的意见,提供一下我个人一点点不成熟的看法,仅供子厚先生参考?」
章惇急忙恭敬地道:「殿下请说。」
「册封功臣,首先是从龙之功,尤其是燕云边军的将领们,如种建中,宗泽,折可适,狄谘,张嵘等等,这些人可封子爵。」
「种建中晋任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