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所谓气节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可不管你是什麽人,宰相也好,甚至当今天子也好,你敢碰,我就敢反。
    章不敢碰,但赵孝骞敢。
    华夏王朝更迭数千年,大一统朝代国祚很少超过三百年。
    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王朝发展到最后,土地圈占兼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天下的土地集中在极少一部分人手里。
    农民们没有了土地,没有粮食和收入来源,怎能不揭竿而起?
    我们活不下去了,谁特麽还认你是什麽皇帝天子,左右都是一死,天王老子都反他娘的。
    而王安石提出的方田均税法,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增加朝廷岁收,更重要的是,它能约束权贵地主们无限度地圈占兼并农民的土地。
    若是天下的田亩数量增减数据,都在朝廷的注视下,那些权贵地主们兼并土地就有了顾忌,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朝廷看在眼里。
    你若敢兼并太多土地,那麽就很有可能被当作一个反面典型,被朝廷割韭菜一样割掉。
    不得不说,王安石确实大才,他对天下现状的认知既清醒又睿智。
    可惜生不逢时,最终功败垂成,
    而他恐怕怎麽也想不到,自己提出的变法条款,后来竟成了朝堂党争的武器和工具,天下百姓仍然在受苦受难。
    赵孝骞要做的,就是在有生之年彻底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
    明明有具体的新政条款摆在这儿,满朝文武却无人敢碰,都装作视而不见,这算怎麽回事儿?
    「新政司下一步的讨论内容,就是方田均税法。」赵孝骞语气坚定地道:「让大家想一想,这一条是否有修正的地方,如何推行,如何落实,真理不辩不明,咱们先把问题聊透了,再去施行它。」
    章惊艰难地道:「官家,这一条恐怕会动了很多人的利益,朝堂上必然会掀起惊涛骇浪,
    地方官员也好,民间士子百姓也好,都会动荡起来的。」
    赵孝骞晒然一笑:「那就动荡一下,如果他们动得过分了,那就抹掉他们便是。」
    「变法图强,自古未有流血杀人者,不如从朕这靖康年开始。」
    「你们尽管讨论,朕在你们背后默默磨刀。」
    章怀和韩忠彦悚然一惊,赫然抬头,见赵孝骞脸上虽然笑吟吟的,但眼神里却布满了森森杀意。
    章惊心头一沉,顿知官家这句话不是开玩笑,他是真打算杀人。
    而且这一次杀的人恐怕不会太少。
    这位官家看起来性格温和,但他骨子里却是说一不二的强势,他要做的事,谁若敢阻拦,一定没有好下场。
    「臣请官家三思,若是杀了太多文官和地主,不仅污了官家的声名,更会造成天下官员和士子对官家离心离德,这不是杀人能解决的。」章神情凝重地劝道。
    赵孝骞却笑了。
    「这不是杀人能解决的?子厚先生,你错了,你太高估文人士子的气节了。」
    数千年来,尽管文人读的圣贤书很多,也常常高喊圣贤的口号,把道德和仁义挂在嘴边上。
    可实际上,当刀真正架在文人的脖子上时,还能坚持所谓气节和道德的人委实不多,可以说凤毛麟角。
    真实的历史上,华夏经历的异族入侵,蛮夷入主中原,从蒙元到满清,那些汉人文官还不是照样对异族主子俯首称臣。
    尤其是满清,汉人文官们都乖乖剃了头发,跪在地上自称奴才。
    那个时候,所谓的「气节」去哪儿了?
    所以,「核心利益」在「生死」面前,不值一提。
    当监察府和皇城司的人彬彬有礼地敲他们家的大门时,他们约莫就知道,拥有的钱财和土地再多,没命花也没办法留给子孙后代时,他们应该就学会乖巧了。
    至于皇帝的名声—
    赵孝骞表示,这玩意儿是最不重要的,有没有都无所谓,就算史书里把他骂得狗血淋头又如何?我特麽早就化为家中枯骨了,有本事你把我的坟挖出来,指着髅架子当面骂我呀。
    —说不定我还会还嘴对喷呢。
    「其他的事情不必管,政事堂和新政司做好自己的事,明日开始,商议讨论方田均税法,朝臣若有上疏劝谏低毁反对者,监察府拟名上奏,朕来处理他们。」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