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主帅人选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十万大军,如今是许将暂代主帅,但许将此人才高,却性格优柔,不宜扶正。」
    「朕打算另遣主帅赴任燕云,许将仍为副使,至于种建中,宗泽等将领,当初皆是子安栽培起来的,朕本打算将他们调任西北和河东等军中,不过军中人事调度不可过多,只能徐徐图之。」
    赵煦的语气愈见平静:「朕应该活不过今年冬了,当初满腔热血,希望在朕有生之年一统天下,其实如今大宋已具备了这些条件,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便可北伐,这份功绩,大约是要留给下一任新君了。」
    赵孝骞黯然道:「官家……」
    赵煦抬手打断了他,道:「生老病死,世人难免,朕也不例外,子安不必伤怀。」
    「朕暂时不调任种建中宗泽他们,也是为将来北伐辽国做准备,良将难得,如若抽调他处,恐会造成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情况,降低了我大宋北伐的胜率,不如让他们留在军中。」
    「一两年后,朝廷约莫已囤积了足够的粮草,那时便可北伐辽国,一统天下了。」
    赵孝骞黯然叹道:「官家好好保重身体,一两年后,臣愿留在汴京,为官家继续分忧,坐看官家创下大宋历代帝王从未有过的功绩,耀于祖宗庙堂。」
    赵煦眼眶一红,垂头哽咽道:「朕也想见到那一天啊,可惜天不假年,夙愿难成,偌大的功绩只能留给下一任帝王了。」
    赵孝骞叹了口气,这时候他实在不知如何安慰赵煦,因为赵煦比任何人都清醒,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安慰他的话都显得那麽空洞无意义。
    赵煦很快恢复了平静,强笑道:「天意如此,如之奈何,罢了,认命便是。」
    「子安,今日朕便会下旨,任你为知枢密院事,日后枢密院便由曾布和你共掌,现在朕想徵询的,是燕云主帅的人选。」
    赵孝骞皱了皱眉,脑中飞速运转。
    燕云主帅的人选,赵煦应该早就心里有数了,嘴上说着「徵询」,其实只是「通知」,也算是给他这个前任主帅面子。
    「一切由官家定夺,臣绝无异议。」赵孝骞立马回道。
    赵煦满意地一笑,道:「朕这里有个人选,参知政事,谏议大夫,广德军节度使陈松龄,子安觉得此人如何?」
    赵孝骞想都没想,便道:「臣以为甚妥,臣赞同官家的人选。」
    赵煦冷不丁道:「你说说,陈松龄多大岁数,容貌如何,性格如何,曾经所任何职……」
    赵孝骞:「…………」
    「子安……你是不是根本不认识陈松龄?」
    赵孝骞尴尬地扯了扯嘴角:「啊这……」
    陈松龄是谁,赵孝骞是真的不认识,他对朝堂向来保持若即若离的距离,认识的朝臣都是一些重量级的大佬。
    这位叫陈松龄的,名字前面一大串官衔,其中最有含金量的是「参知政事」,这就相当于副宰相了。
    但大宋的副宰相很多,政事堂里除了章惇是老大,其他的几乎都是副宰相,赵孝骞又没在政事堂任职,怎麽可能个个都认识。
    赵煦失笑摇头:「子安你啊,不必如此避嫌,朕召你商议,是真的徵询你的意见,没有别的意思。」
    「陈松龄此人,性格颇为沉稳,前些年子安还未崭露头角,大宋处于弱势之时,他便一力主张停止岁赐,抗击辽国,屡屡上谏说我大宋丧权辱国,君臣失节……」
    赵煦接着道:「元佑年间,陈松龄还只是兵部侍郎时,朕便看过他的一篇策论,写得很不错,唯一的缺点是当时我大宋国力不足,战力孱弱,不足以支撑他的这篇策论战略。」
    「如今燕云缺帅,朕想来想去,觉得此人或许可以一试,子安觉得如何?」
    赵孝骞能说什麽?
    他当然是同意啦,不然呢?
    燕云主帅,其实任何人都可以,因为陈松龄就算赴任燕云,短时间内是无法掌控兵权的,以种建中和宗泽在军中的威望,陈松龄到任后,最少半年内要跟这俩人斗智斗勇,才能慢慢把兵权抓在手里。
    半年的时间,足以沧海变桑田了。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