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故人突至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45章故人突至
    如果可以,赵孝骞宁愿永不掌权,尤其是兵权。
    他就死赖在汴京城,活得像个废物,劈柴喂马,吃喝,并不关心粮食和蔬菜,但沉迷美色,繁衍子嗣。
    这样的生活,是何等天堂般的日子。
    谁愿意跑到边疆风吹日晒,领着十万杀才行军打仗,无论胜负都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既无美食也无美色。
    反正赵孝骞不喜欢这样的日子,他在汴京活得跟神仙一样逍遥自在,为什麽非要没苦硬吃?
    这段日子朝堂的风声越来越小,关于刘贤真一案,在赵煦和章惊有意无意的弹压下,朝臣们渐渐没了动静。
    感觉到赵煦恢复他官职的日子越来越近,赵孝骞也有了紧迫感。
    他忙着享乐,忙着跟妻妾们造人,忙着在艰苦之前享受个够本。
    赵颢这几日有些沉寂,自从刘贤妃诞下皇子后,赵颢变得沉默了许多,每天把自己关在王府后院喝酒。
    赵孝骞陪过几次,认真劝解过他,赵颢不为所动。
    但神奇的是,赵颢居然很快恢复如常,他又变得开朗且混帐,缺德且冒烟,
    据说好像新勾搭上汴京某个寡妇,每天与寡妇斯混,连王府都不回了。
    也不知赵颢对寡妇到底有什麽执念,王府里那麽多年轻貌美的侍妾不去动,
    偏就锺情于各种寡妇。
    有时候赵孝骞忍不住恶意地揣测,莫非赵颢年轻时被人家丈夫捉奸在床,所以后来执着于勾搭寡妇,安全且解气,在人家丈夫的牌位前那啥啥,这种禽兽行为没准更兴奋。
    接下来的几日,赵孝骞奉旨巡视汴京上四军。
    上四军是拱卫汴京的核心军队,可谓是精锐中的精锐,四军之一的龙卫营已然全数驻于拒马河,赵孝骞要做的,是在剩下的上三军中挑选八万将土,将来带去真定府。
    剩下的上三军,分别是「捧日营」「天武营」「神卫营」,再加上成边的龙卫营,合称「上四军」。
    上四军每营的额定编制是五万人,四军加起来二十万。
    但由于入选上四军的要求异常严格,身体素质达标的并不多,所以汴京上四军常年缺额,四军兵马人数基本与龙卫营差不多,都是维持在三万人左右。
    由此也能看出,上四军里的将士确实都是精兵悍将,理论上赵孝骞闭着眼从里面挑人,挑到谁都是合格的。
    但赵煦既然下旨要他挑选,他还是要做做样子。
    赵孝骞是个十分懒散的人,挑选八万将士这种累死人的活儿,他当然不可能亲力亲为。
    首先巡视了上三军的各大营后,赵孝骞又观摩了将士们的操练情况。
    不得不说,精锐中的精锐确实有些斤两,赵孝骞看他们操练的架势就能发现很多细节。
    相比普通的禁军以及地方厢军,上三军将土无论是体力,素质,耐力,反应能力等等,都是最强的。
    与此同时,赵孝骞巡视汴京上四军,在各大营中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赵孝骞巡视大营的举动,已经给将士们释放了太多明显的信号了。
    众所周知,龙卫营自从跟随赵孝骞北上成边后,数败辽军,歼敌八万馀,据说战后赵孝骞送进汴京的请功名册长长的一串,官家欣闻捷报,心情大好,对赵孝骞的请功奏疏一字不易,全部照准。
    于是数败辽军后,龙卫营里普通将士升低级武官的人共计上千,还有一批晋升的寄禄官,虚衔官等等。
    不仅仅是升官,跟着赵孝骞还能发财。
    赵孝骞治军既松散又严厉,说起来矛盾,但很合理。
    对大宋的百姓,严令秋毫无犯,但对敌国的百姓却百无禁忌,纵容将士们杀戮抢掠,更惊喜的是,抢掠所得财物不必上交,个人纯得。
    据说龙卫营里的将士,其中大半都已发家致富,家里的父母都盖了新房,买下更多的土地。
    简单的说,跟着赵孝骞这位郡王殿下,前途一片敞亮,既能升官也能发财,
    努力一下的话,说不定能实现阶级跨越。
    对汴京上四军的将士们来说,这简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于是在赵孝骞巡视汴京各大营的时候,将士们表现得特别积极,无论列阵,
    冲锋,操练都挺起胸膛,甚至努力起脚,生怕郡王殿下没看见他。
    短短数日的巡视后,赵孝骞对上三军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
    至于挑选八方将土的流程,懒散的人自然有懒散的办法。
    赵孝骞命人在各大营的校场上布置了一些装置,包括障碍栏杆,沙地,铁丝网,百斤大石磨等等。
    挑选的流程很简单,如同前世子弟兵每天的训练一样,先跑十里,接着跨栏,攀墙,葡匐铁丝网,一系列的动作以沙漏计时。
    整个过程公开透明,赵孝骞还把陈守等数百禁军亲卫派了下去,校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