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大军将至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806章大军将至
    大军开拔,山雨欲来。
    赵孝骞连同八万将士踏出了这一步。
    将士们的初衷很复杂,有人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觉得跟着赵孝骞一定能水涨船高,
    有人为了大宋这个国家,他们朴素的心里,大宋唯有交到赵孝骞手里才有希望。
    也有人懵憎懂懂什麽都不为,将领让干啥就干啥,给吃给喝发兵饷就行。
    或许,懵懵懂懂的人属于大部分,毕竟在古代,普通的将士是不可能有那麽高的觉悟,为国为民之类的话,他们听不懂,也不喜欢这样的大道理。
    「当兵吃粮」才符合大部分人的心态。
    但燕云将土跟别的军队还是有一点不同,他们知道自己该效忠谁。
    虽说换了别人统领军队,照样不耽误他们吃喝,但如果是赵孝骞来统领,将土们会吃得更香。
    八方大军直扑京,将士们没有任何畏惧。
    这些年对辽国屡战屡胜,将士们已经养出了自信和傲气,在他们的眼里,自己已经天下无敌,没有任何敌人有资格当自己的对手,汴京的禁军也不行。
    经此一去,改天换地。
    幽州府衙后院,被囚禁的陈松龄和许将坐在院子里。
    许将面无表情授须不语,陈松龄捶胸顿足,悲愤长啸。
    「乱臣贼子!乱臣贼子!先帝为何没看出他的真面目!先帝糊涂,当年就不该授他兵权啊!」陈松龄豪陶大哭。
    「武将武夫,果真是见利忘义,狼子野心之辈,难怪当年太祖立国要重文抑武,今日见之,太祖果然深谋远虑,只可惜,终究还是被那贼子寻到了机会!大宋亡矣!」
    许将微微皱眉,叹道:「陈帅这话,有点难听了,没那麽严重。」
    「为何不严重?八万大军已南下汴京了,他们要谋逆,要杀进汴京,这还不严重?」陈松龄通红的眼睛瞪着他。
    许将授须缓缓道:「赵孝骞,他也姓赵,是英宗先帝的孙子,此番一去,皇帝或许会换人,但大宋不会亡。」
    陈松龄怒道:「赵孝骞是宗室子弟,没有资格继承皇位,他这是窃国!」
    许将淡淡一笑:「唐太宗排老二,他也没资格继承皇位。」
    陈松龄一滞,接着怒道:「赵孝骞那贼子能跟雄才伟略的唐太宗比吗?」
    许将饶有兴致地笑道:「那就比一比?」
    「论出身,先帝这一代皆是神宗庶出,所以从根本上说,先帝驾崩后,诸王其实都没有资格继承皇位,朝堂议论的所谓『嫡长」更是个笑话,多一个赵孝骞又如何?」
    「论功劳,赵孝骞造出火器,这些年带领大宋王师数败西夏和辽国,自他领兵之日起,我大宋对外用兵从未输过。」
    「西夏的国都被他攻破,辽国被他打得节节败退,歼敌总共十馀万,辽国的国运都快被他打没了,所以才不得不乖乖归还燕云十六州,让我大宋君臣百姓从此扬眉吐气,告慰列祖列宗英灵。」
    「赵孝骞才二十岁出头,这般年纪,便已立下这麽多了不起的功劳,十年后,二十年后呢?你敢想像大宋在他的治理下,能达到一个怎样的地步?他与唐太宗比,难道差了吗?」
    许将看着陈松龄,悠悠地道:「这等开天辟地的盖世之功,老夫想问问,汴京诸王哪一个能做到?哪一个有赵孝骞这般的魄力和本事?但凡你能举出一个例子,今日老夫便不修口德,陪你痛骂赵孝骞。」
    陈松龄张了张嘴,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反驳,更不可能举出一个例子。
    汴京诸王的德行,陈松龄久居京官,自然是清楚的,确实比赵孝骞差了不知多少档次,拿他们跟赵孝骞比,简直是对赵孝骞的侮辱。
    陈松龄无法反驳,立马换了个赛道,瞪着许将道:「你似乎对赵孝骞谋逆的举动颇为赞同?」
    许将淡淡地道:「老夫若是赞同,此时应该与大军一同南下了,何必自己主动要求囚禁?」
    「老夫只是赞同赵孝骞争一争皇位,但我并不赞同上升到起兵夺位这个地步,所以老夫不与为谋,自请囚禁。」
    说着许将看向陈松龄,道:「你凭良心说,如果赵孝骞以正常的方式,得到太后和朝臣们的支持,堂堂正正地坐上皇位,你会不会认这个皇帝?」
    「甚至,你会不会暗暗心喜,大宋终于迎来了一位英君,明君,雄才伟略之君?」
    「陈帅,放眼天下,论遍英雄,真正能让大宋灭亡辽夏吐蕃,一统华夏江山者,唯今只有赵孝骞能做到,旁人不行,汴京诸王皆是文弱奢逸之辈,他们更不行。」
    「赵孝骞当了皇帝,对大宋来说,并不是坏事。」
    陈松龄的情绪稳定下来了,他陷入了沉思。
     忠国,与忠君,有时候也是互相冲突的,比如此时此刻。
    大军南下,过燕云,入真定。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