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生辰家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982章生辰家宴
    赵孝骞今年二十三岁了,可以说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不过由于身份是皇帝,年纪再轻他的生辰也会被无数人记住。
    这是一个绝佳的拍马屁的机会,无论后宫还是朝堂,谁都希望皇帝能办一回寿宴,自己在寿宴上能送点什麽,做点什麽,从而得到官家的注意。
    当然,也有一些正直的臣子不希望官家办寿宴。
    按照规矩,官家的寿宴不是简单办一顿酒席就完事的,从寿宴之前就要开始布置。
    许多珍贵的食材要从全国各地提前半年运来,不仅如此,也要劳民伤财动用徭役和物力,做出某个大工程,或是逮个什麽祥瑞作为寿宴贺礼。
    帝王过寿,是劳动天下的一件大事,皇帝的虚荣心若是强一点,为了过寿甚至会动摇国本。
    不是危言耸听,看看后世那位慈溪老妖婆,过个寿把北洋水师的军费都挪用了,这是真实的事例。
    赵孝骞是个务实的人,除了钓鱼,他基本没什麽太大的虚荣心。
    到了他这个身份地位,不会跟别人斗富,不会跟别人争意气,过个生辰更不在乎有多少人拍他马屁,办多大的排场。
    整个天下都是朕的,朕若想要,一句话的事儿,有必要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吗?
    于是赵孝骞为了提前制止,立马下旨告诉天下官员,官家不过寿,天下官员各司其职。
    各地官府但凡动用徭役工事,须按正常流程上报核准,若有打着为官家贺寿的名义行任何劳民伤财之事,监察府查实后定问罪。
    令赵孝骞意外的是,这道旨意居然引得满朝文武的赞颂之声。
    本来自己确实不愿过寿,更不想为了这点虚荣心搞得劳民伤财,朝廷国库正等着钱粮北伐,这是赵孝骞毕生的理想,怎麽能因为这点破事儿浪费钱粮,耽误了建功大业。
    可看在满朝文武眼里,这位官家年纪轻轻,正是虚荣心强的年纪,居然能有这般心性,忍住不过寿诞,不摆排场,还严词约束地方官府打着贺寿的名义劳民伤财,这简直是千古明君啊!
    一时间,文武百官上表赞颂官家圣明,节俭律己,是为美德,当记入史册以彰千古。
    这半年来因为新政,监察府等各种矛盾,君臣之间的关系颇为紧张对立,赵孝骞却没想到这道旨意居然让紧张的君臣关系缓和了不少。
    好吧,你们高兴就好。
    这大半年来,赵孝骞挨的骂不少,难得听到异口同声的赞颂声,但他也没飘。
    现在他已看清了群臣的嘴脸,今天夸你,只是今天。说不定明天发生个什麽事,他们立马又翻脸骂你了。
    也不知从什麽时候风靡而起的恶习,臣子好像只有痛骂皇帝,他们才是合格的臣子,才能博得正直忠诚的美名。
    所谓的「清流」,不是明朝的特产,事实上早在唐宋就有了。只不过有的皇帝脾气比较暴躁,在这样的皇帝手下做事,臣子为了活命,不敢开骂而已。
    不过也有一些头铁,且心术不正的臣子。他们悄摸摸地上表,强烈建议官家还是应该办一下寿宴,给臣子们一个表现的机会云云。
    其中的翘楚,便是蔡京了。
    蔡京的办事能力其实不差,心术嘛……嗯,目前只是有点邪门,没到邪恶的程度。
    他入朝为官多年,只看清楚了一件事,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要抱紧皇帝的大腿,那麽无论朝堂如何风云变幻,阵营交锋,都可保自己万无一失。
    官家生辰这麽重要的事,对他来说当然是个绝佳的表现机会,蔡京怎能让官家低调过生日,官家低调了,他如何表现?
    建议官家办寿的奏表里,蔡京的言辞最激烈,也最恳切,几乎是哀求着请官家务必办个寿宴,吃个盒饭都成。
    官家如此年轻,又是登基后的第一次生辰,若是不愿劳民伤财,臣可以自带食材……
    总之,官家的生辰,臣希望官家幸福,要开心,好不好?官家不愿过寿,生辰那天就没有臣了,答应臣,你要开心,要幸福,臣没有官家怎麽活呀,官家带我走吧官家……
    赵孝骞面无表情地看完了蔡京的奏疏,然后扔在了桌案上,咬牙恨恨地骂了一句:「这奸佞嘴脸!」
    但是……心里莫名暖洋洋的是怎麽回事?
    难怪古往今来那麽多帝王,明知这人是个奸臣,可偏偏还是要重用他,信任他,对他的各种倒行逆施,各种贪墨枉法睁只眼闭只眼。
    奸臣能成为奸臣,人家是有实力的。
    个人能力方面肯定不比忠臣差,给皇帝的情绪价值,溜须逢迎方面,更是所谓的忠臣拍马都追不上的。
    皇帝也是几百个月的宝宝,也需要人呵护和心疼的。
    奸臣把皇帝当成宝宝,时刻捧在手心里哄着宠着,日夜辗转想着法子逗皇帝开心。
    而忠臣呢?忠臣把皇帝当成爹,老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