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每次你的畅想提出来,落实又有一批人要遭殃。
这一次又不知道是谁,要倒霉咯。
你的想法和初衷都是好的,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是你能否至少自己落实一下?”
“乡村脱贫、振新这一点,并不容易。
村里大多都是老少,他们能办上忙的少之又少,就只能配合你。”
“旅游业虽然是新兴产业,但你想在本地发展旅游业,难。
风景是好,可衣食住行,还有基础软件措施,都不满足。
全国旅游的景点,景区只多不少,人家为什么要舍近而求远,来咱们这旅游呢?
发展旅游业,第一条就是交通便利,村里大多还是土路。
老话说的好,先致富,就得先修路,村里要通上水泥路,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难不成,你准备大费精力把整个村子承包下来?
还没盈利,就先倒贴家底,掏空家底都不见得能盈利…的模式。
就是冤大头…”
方家三姐妹,基于事实,对整件事进行分析评论。
“别说我们功利啊,作为一名商人,那就是得在商言商,没有钱赚的亏本买卖。
谁都不会做,你别一时头疼脑热。”
“嘿,我才说几句,你们几人直接啪啪一顿怼我。
至于嚒…”
“那也是我们说的有道理,这次你把我们几个给喊过来。
不仅仅是因为想让我们过来体验当地的春节氛围吧。
心里肯定是打着一些主意的,至于是什么主意…大家都心知肚明。”
“出钱可以,但出力…没得。”
沈建设麻了,果然人不能老是骗,都有应激反应了。
警惕性忒强,不如一开始那么好使唤,好忽悠了。
他缺的是钱嚒,不是,缺的是人呐,全方位的人才。
没有再提这事儿,带着他们在村里转悠起来。
打谷场上聚集了村里老少,年猪已经被抓来了。
关在笼子里头,发出嘶吼的叫声,一头五六百斤的大肥猪,让全村人看着都眼热。
“这一晃眼就过去,十多年了,以前的日子,就像是在昨天似的。
上工,下工,吃饭,俩点一线,日子虽然过得不得劲,但至少一家人在一块,热闹。
如今,总觉得差一点意思,没有之前过年的氛围好。”
“人都少了那么多,哪里还有以前那股劲来。
以前过年,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在这打谷场上,能把这里填满。
转个身就挤到人那种,你瞅瞅现在。
咱们村里还有多少年轻人,为了赚钱,都背井离乡去了。”
“是嘞…人一少,就清净了不少。”
“杀猪咯,杀猪分肉咯。”吆喝声伴随着敲锣打鼓的动静,人群沸腾了起来。
张向北,李向东跟着杀猪匠摁住,手底下的力气打着了。
咔咔几下,把猪的四肢给整骨折了,倒在地面上,就扑通着肥胖的身子。
一点杀伤力都没有。
猪大爷倒在地上神情愤恨,杀伤力不大,侮辱性极强。
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你们两个小子可以啊,能想出这一招来。
我这干了几十年杀猪活了,都不知道杀猪还能这样弄呢。
确实是方便,直接把猪的四肢给折了,跑都跑不了。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整的挺老道,哪学的?
不会是家里头也是杀猪的吧。”
“叔,我们以前插队在大队学的,逢年过节的时候,大队里杀猪少不了要人手去帮忙摁住猪。
但架不住,猪实在是太大了,被他蹬上一脚,得疼十天半个月。
几百斤的猪,五六个人都弄不了,一点也不省事。”
“我们当中呢,就有人提出,要不把猪给弄折了。
折了跑不了,也使不上劲,一来二去的,我们就熟了。
每回都对着这猪的软骨使劲儿,下手轻松,一点也不费力。”
“好家伙…你们是动脑子的,后生可畏呐,那这剔骨分肉,会不?”
“会一些,但会的,指定没您多。”
“你们可甭跟我谦虚了,我们这些老头子,那都是学出来,练出来的。
就只会蒙头干活,干着干着,才上手,找到一些技巧。
等会,切磋切磋?让我也跟你们小年轻学学…”
“成呐…叔别嫌弃我们碍手碍脚就行。”
“这杀猪的两小子,咋没见过嘞,手里还是有些活的哈。”
“我说,花婶儿,现在年纪大了,你这脑子是真不太好使了。
忘记啦,前一阵,我们见过这两小子嘞。
是外地人,来咱们这边借住的,那时候,咱们都警惕着,让他们是骗子。
就没让他们进门住…”
“嗷嗷,那两个年轻人啊,那一天天太冷,他们又全都裹着,就只露出一双眼睛来。
我哪里能认出他们来嘛,现在在咱们村住下了?
住在哪户人家啊?心有点大嘞,回头得提醒提醒。”
村里这几年来的骗子越来越多,就对他们这些老头老太太下手。
觉得他们年纪也大了,就好忽悠,嘴巴甜的嘞。
钱比命重要,他们可不上当。
劳累半辈子的人,知道赚钱不容易。
欺骗他们的感情可以,欺骗他们的钱不行!
“住小沈那里嘞。”
“啊,住小沈那边了,就不用咱们瞎操心了哈。
小沈这人比狐狸还滑头呢,一般只有他骗人的,没有人能骗他。
他在咱们村插队那些年,谁能欺负他,个个不都被他骗…”
“话也不能这么说,井水不犯河水,要不是是别人骗了他,他哪里能搞别人嘞。”
“我说的对伐?”
“分肉嘞,婶子大爷,一会分完了肉,咱们一块进屋包饺子哈。
大队部重新修整了一遍,就是为了咱们村的集体活动整上的。
一会,咱们进屋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
啥饺子,煎饼,烙饼,卤肉,全都给整上。
一块提前过大年!”
“孩子没回来不要紧呐,咱们全村人一块过,热闹!”
沈建设拿着喇叭,对打谷场上的男女老少说着。
“屋子有那么大吗?”
“咋的没有,重新修的屋子,四五百人都能呆的下嘞。
里头的灶,炕大着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