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这不是削藩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桩桩、一件件,很多的事情看起来就是这么的清楚、明朗了。
    所以朝野上下,现在很多的人也就是在等着看看皇帝和皇太孙如何处置宗室了。这些才是最为关键的事情,至于其他的犯事官员等等,自然有律法去定夺。
    很多人也非常的关心这件事情,毕竟涉及到宗室,这些显然也就不会是什么小事情。尤其是考虑到这一次案件不小,甚至算得上是大明开国以来的宗室第一案。
    以前秦王、晋王或者周王等人犯错,那也都是个人犯错。
    这一次是藩王犯法了,这些才是一些人眼里最为关键的事情,也是最敏感的。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周王朱橚和武林郡王朱允炆再次成为了‘众矢之的’。一个是很多官员眼里屡教不改的纨绔,一个是此前得罪了皇太孙的被猜忌的郡王。
    这两位显然也就是最好欺负的,可能也是最不容易被弹劾的。
    在早朝上,朱樉一脸的严肃。而朱允炆脸上全都是平静,看似没有受到风波影响一般。
    对于不少人来说,现在也就是在观察着这两位宗室的反应。都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种种证据等等显然也是比较明确了,这个时候也该开始发落了。
    老朱坐在龙椅上,等到奏事环节直接问道,“皇太孙,北伐之事已经停歇,大军可回师了?”
    朱允熥则本本分分的回答说道,“回皇祖父,大军已经开始回返。各地卫所回返驻地,诸王已率领本部三卫回封地,朝廷大军已由颍国公、凉国公等率军回返。”
    对于这个回答,老朱自然是非常满意的,这就是正常的流程。
    这一次的北伐实际上没有太多的战果,这一点大家也都是心里有数的。
    不过也不能只是单纯的看战果而已,这一次出征的意义就是持续的压制、削弱蒙古。这就是大军出征的意义,能够有更多的斩杀自然是最好不过的,没有更多的斩杀也没问题。
    战略性的一系列安排,不一定就是要看短期的一系列成果。
    老朱继续说道,“令五军都督府、兵部等考评军功,太孙处置此事。”
    朱允熥自然领旨,而这些官员们也没有什么意见,一个个的早就习惯了。
    这都已经是熟悉的流程了,大家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好奇怪的。谁让皇太孙手里的权力非常大呢,这位太孙早就不只是单纯的观政了。
    大军回返的事情结束,老朱问道,“此前有官弹劾周王、齐王、武林郡王等御下不严,其手下部署多有枉法,太孙审查此案有何要说的?”
    朱橚和朱允炆立刻出班跪下,这件事情他们现在也心虚。虽然心里头是有着一些想法,可是事情现在就是已经出现了,他们肯定是没办法在这个时候说些什么了。
    因为就算是被重罚,他们在这时候显然也是没什么好说的。这个时候只能被动的等待着处理,只要不是罚的特别重,他们也只能是认了。
    朱允熥也出班,说道,“回皇祖父,此事已经查明。”
    朱允熥继续说道,“周王府管事串连周王左卫指挥使,予以太仓商贾赵友向辽东输送粮食、食盐。然只开盐引,并无食盐输送。”
    老朱看向朱橚,直接问道,“周王,这事情你可知情?”
    朱橚立刻跪下,规规矩矩的说道,“回父皇,儿臣并不知情。儿臣御下不严,以致犯下此大错,儿臣请旨责罚。”
    老朱就微微点头,严肃说道,“既然你不称冤枉,看来这事也是真的了。朕要是斩了你府中管事、指挥使,你可觉得冤屈?”
    朱橚哪敢说什么呢,这个时候自然也就是乖乖的听话也就足够了。如何处置等等,这些事情现在还真的是没办法多嘴什么,这件事情大家也都是心里有数。
    朱橚只能乖乖回答,“回父皇,儿臣谨遵朝廷法度,不敢妄言。”
    实际上朱橚心里头也是有着一些底气,说到底就是因为他私下里也算是和皇太孙朱允熥达成了一些小默契。这一次的事情,他肯定是要付出一些代价。
    朱允熥这个时候也出班了,说道,“回皇祖父,臣以为周王御下不严,当罚。其府中管事、指挥使串联,皆以周王名义。”
    朱橚还是跪在那里,对于朱允熥这看似落井下石的话也无话可说。说了也就说了,反正这件事情现在也没什么好说的,主要就是心里有数。
    老朱看向朱允熥,问道,“太孙,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朱允熥毫不犹豫的说道,“回皇祖父,臣以为周王御下不严、遭蒙蔽,其罪当罚。臣觉得该削减周王供用,以此昭告天下、整肃天下法纪。”
    又是削减宗室供用,很多官员对此也都是有些麻木了。不过这件事情好像也是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主要就是觉得习以为常了。
    削减宗室供用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尤其是此前制定了宗室考评之法,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