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神剧名场面,皇帝们都破防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天幕中一阵叽里呱啦的声音响起,引的无数人看向天幕,到底这鸟语在说的什么,
    结果,不看则矣,一看天幕下众人瞬间血压上升。
    “叫骂声不绝于耳。”
    在天幕中叽里呱啦的声音同时,字幕显示的是:
    “这时候唐太宗李世民承认了他的错误,并祈求原谅”
    “把太原府、冀州、鲁省还有扬子江以北的江左省,”
    “全部都交给高句丽。”
    此刻旁白响起:
    “这段听起来非常离谱的剧情,出自棒子国2002年播出的历史剧《帝国的早晨》”
    “该剧的大概剧情就是,高句丽如何强势南下,把大唐打的狗血淋头。”
    “然后征服了华夏东北的故事。”
    “里面还有个特别离谱的剧情:”
    “高句丽的将领杨万春,一箭射瞎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眼睛,”
    “把李世民打的屁滚尿流,跪地求饶。”
    天幕中画面转换:
    一个肥头大耳的高句丽将军在马上故作威严的用棒子语说道:
    “我是大高句丽帝国的守将,渊盖苏文”
    “唐朝的皇帝,你真的投降吗?”
    镜头转换:
    一个身着龙袍样的人跪在地上哆哆嗦嗦的抬起头,
    “一只眼睛还绑着绷带”
    “哆哆嗦嗦用棒子语开口说道:”
    “请饶我一命,将军。”
    天幕之下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所有人仿佛被施展了定身法全部呆在原地,脑中只有一个念头:
    “我刚才看见了啥?”
    大唐位面
    贞观年间
    朝堂之上所有人屏气凝神,连呼吸都不敢大声,更不敢看龙椅之上的太宗皇帝。
    此刻龙椅之上的李世民也是神色变换,当他想到内容已经通过天幕流传了出去后,
    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一把掀翻了御案:
    “小小高句丽后人,居然如此卑劣。”
    “士可忍、孰不可忍?”
    “苦寒之地又如何?”
    “这次朕要亲手灭了高句丽!从源头解决这个问题!”
    朝堂之下见太宗皇帝已经发话,纷纷表示愿意随军出征。
    甚至文官也纷纷请愿出征。
    大明位面
    洪武年间
    朱元璋看着这滑稽的画面不可置信的开口问道:
    “这高句丽真的如此勇猛?”
    毕竟在老朱心中,李世民是和自己同为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大猛人,断然不会是这种草包。
    一旁的刘伯温开口说道:
    “高句丽虽然对隋朝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但是面对大唐,还是毫无还手之力的,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对高句丽的征伐并无败绩。”
    “且都是以少胜,战损极小。”
    “只是未曾灭国,给了那些营营苟苟之辈开口说话的机会罢了。”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虽然事实上李世民是踩着高句丽人的脑袋离开的,但是出现这样离谱的剧情不是没有原因的。”
    “古朝鲜民间流传着一个‘唐太宗中箭眇目’的传说”
    “抛开事实不谈,但是当地的人们听的很开心。”
    “后来明朝一个小说家又杜撰了一个非常厉害的潮鲜将领梁万春”
    “于是潮鲜人们再次抛开事实不谈,把这个小说人物和民间传说合二为一。”
    “就成了杨万春射瞎唐太宗的故事。其中“杨”是“梁”的音译。”
    “但是,无论是高句丽还是梁万春都和后来的棒子国没有关系。”
    “因为棒子国的祖先并不是高句丽,而是当时的一个芝麻小国——新罗。”
    “新罗灭亡之后,亡国的新罗人憧憬高句丽的强盛,于是抛开事实不谈取了国名叫高丽。”
    “然后他们就自以为是高句丽的后人了。”
    大唐位面
    贞观年间
    朝堂之上一众大臣面面相觑:“这棒子国居然还不是高句丽的后人?”
    “那这国咱还灭不灭啊?”
    太宗皇帝李世民沉声道:“这高句丽朕灭定了,昊天上帝也保不住,朕说的!”
    群臣纷纷应和。
    天幕中画面转换
    一个棒子国王抖着花白的胡子,用棒子语怒吼道:“朱元璋这个该死的东西!”
    仿佛不过瘾,又有棒子开口说道:“朱元璋那个乞丐出身的混账东西!”
    大明位面
    洪武年间
    大殿之上,群臣噤若寒蝉,生怕龙椅之上这位喜怒无常的洪武皇帝发怒牵连了自己。
    毕竟除了马皇后,谁也不敢言说当年当乞丐的事情。
    而此刻被当面骂了出来,只怕今天要流血啊。
    远在后宫的马皇后看到天幕中的内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