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组织对事件展开调查。而在国内,尽管封锁依旧,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各种方式阅读《青石之下》,并自发传播其中的内容。
**四十二**
一个月后,春棠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
>“谢谢你。”
>
>“你是第一个敢把这一切写出来的人。”
>
>“我们都在等这一天。”
>
>“愿你平安。”
她不知道是谁发来的,但她知道,这封信的意义远远超过它的内容本身。
那天晚上,她独自一人站在村子最高的山坡上,望着满天繁星。风轻轻吹过,带着远方的气息。
张明远走到她身边,轻声问:“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她低声回答,“也许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至少,我们可以影响未来。”
“你觉得我们会成功吗?”
“我不知道。”她笑了笑,“但只要还有人愿意听,我就不会停下。”
**四十三**
几年后,《青石之下》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发行。它不仅是一部作品,更是一种象征,一种关于记忆、良知与勇气的见证。
春棠的名字,被写进了历史。
而她本人,早已隐居在某个无人知晓的地方。她不再出现在公众视野,也不再接受采访。她只是继续写作,记录那些尚未被讲述的故事。
某天,她在一本书的扉页上写下一句话:
>**“真相,永远比权力更长久。”**
然后,合上书本,走向窗外的世界。
风,依旧在吹。
雪,又开始落下。
但这一次,没有人再选择沉默。
**四十四**
风雪又起,天地间仿佛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春棠站在窗前,望着远处模糊的山影,心中却异常清明。她知道,《青石之下》的最后一章虽然已经发布,但这场关于真相与谎言的战争远未结束。
张明远坐在桌边,手中依旧握着那把老旧的手枪,沉默地擦拭着枪管。他的动作很轻,像是在抚摸一件老友。沈明辉则靠在墙角,翻阅着一本破旧的笔记本,那是他们在林德昌遗物中找到的另一份手稿,里面记录着他晚年的一些思考与回忆。
“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吗?”沈明辉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缓慢,“那时候你才刚接手母亲留下的资料,整个人都还带着学生气。”
春棠笑了笑,眼神有些恍惚:“我记得。那时候我以为只要把真相写出来,就能改变什么。”
“结果呢?”
“结果发现,真相并不总是受欢迎的。”她轻轻叹息,“但它至少存在了。”
张明远放下枪,抬头看着她:“那你现在打算做什么?”
“继续写。”她的语气坚定,“我还有故事没讲完。”
沈明辉皱眉:“可是外面的世界已经炸开了锅,你确定还要继续?”
“正因为如此,我才不能停下。”春棠走到桌边,打开电脑,屏幕上是她正在撰写的新章节草稿,“《青石之下》只是开始,真正的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张明远沉默片刻,终于点头:“好,我会陪着你。”
**四十五**
几天后,他们收到了一封来自境外的消息??那位女记者传来了一段录音,是林德昌生前最后一次公开演讲的原始音频。这段录音从未被官方承认,也从未被公之于众,但它确实存在,并且被一位匿名人士秘密保存多年。
春棠戴上耳机,缓缓按下播放键。
“……我们不能让恐惧成为沉默的理由。”林德昌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低沉却坚定,“如果我们不站出来,未来的人们将无法理解我们为何选择了妥协。我们必须留下痕迹,哪怕只是一句话、一封信,也能成为后来者的火光。”
她的眼眶湿润了。
“他真的说过这些……”她喃喃道。
张明远接过耳机,听完后神色凝重:“如果这段录音被公布出去,影响会比《青石之下》更大。”
“那就让它被听见。”春棠毫不犹豫地说。
**四十六**
当晚,她在新章节中写道:
>“林德昌的最后一场演讲,没有掌声,也没有鲜花。”
>
>“只有沉默的听众和摄像机冰冷的镜头。”
>
>“他在台上说了整整四十分钟,却没有一家媒体愿意报道。”
>
>“但他依旧说完了每一个字。”
>
>“因为他知道,有人会听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