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你爱我护我,我也信你爱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次日清晨,她脑中的低语彻底消失。
    消息传开,各地求药者络绎不绝。更有学者提出大胆假说:所谓“神识残留”,或许并非单纯的意识碎片,而是一种跨越生死的**情感滞留现象**??当一个人带着巨大遗憾离世,又无人为其哀悼,其精神能量便会在特定媒介中反复播放,直至得到回应。
    于是,春棠馆开始鼓励家属写下“致亡者书”,与镇神香一同焚烧。有人道歉,有人道谢,有人只是简单地说:“我一直很想你。”
    奇迹般地,许多长期无法治愈的病例开始好转。
    而在北方皇陵深处,那座已被清空菌斑的青铜棺,某夜忽然传出轻微敲击声,如指节叩击金属。守陵人惊骇上报,工部派人彻查,却发现棺内空无一物,连衣冠也不见踪影。
    唯有棺底留下一行湿痕,似水渍,又似泪迹,拼成两个模糊汉字:
    **谢谢**。
    知棠得知此事时,正站在母亲墓前修剪新抽的棠枝。她抬头望天,春阳正好,白云悠悠。
    “娘,”她轻声说,“你说得对。真正的永生,从来不是复制谁的思想,而是让每一份痛苦都被看见,每一句忏悔都有人听见。”
    十年光阴流转。
    春棠馆已成为天下医者心中的圣地。每年清明,数千学子齐聚归仁祠前,静坐听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声称,在那一刻听到了不属于自己的记忆:一碗热汤的香气,一句未说完的叮嘱,一场来不及告别的拥抱。
    而“赎魂棠”已在十七省广泛种植,民间甚至流传歌谣:
    >白花落地生归仁,
    >一念回头是故人。
    >莫道幽冥无回应,
    >春风年年唤亡魂。
    知棠年岁渐长,两鬓染霜,却仍坚持亲自审阅每一份“灵魂归档”报告。某日,她收到一封匿名来信,信纸泛黄,字迹稚嫩:
    >“我是个孤儿,在敦煌捡到一块残碑,上面写着我爹娘的名字,他们是‘承道计划’的记录员。他们没有发病,却被当作潜在传播者关进地牢,饿死了。
    >我不知道他们长什么样,也不知道他们爱吃什么。但我现在每天都会对着赎魂棠说话,告诉他们我的事。
    >昨晚我做了个梦,有个女人摸了我的头,说:‘孩子,辛苦你长大了。’
    >老师,这是真的吗?他们真的能听见我吗?”
    知棠握信良久,提笔回复:
    >“我不知道这是否算‘真实’。
    >但我相信,当你开口说话的那一刻,爱就已经完成了它的旅程。
    >它不需要回应才能存在,但它因回应而完整。
    >所以,请继续说下去。
    >因为你不是在召唤亡魂,
    >你是在重建一个本该存在的家。”
    信寄出后第三天,她梦见了母亲。
    孟梁安站在雪原上,身后是漫天纷飞的白棠花瓣。她微笑着伸出手,掌心躺着一枚完整的玉钥,毫无裂痕。
    “你做得很好。”她说,“他终于放下了,我们也该休息了。”
    知棠想要追上去,却猛然惊醒。
    晨光洒进窗棂,照在书案上的《春棠纪事?续》封面上。原本静止的文字,此刻竟缓缓流动起来,像活过来一般,自动续写新的篇章。
    她没有阻止,只是静静看着。
    笔墨自行游走,写下这样一句话:
    >“宽恕不是终点,而是桥梁。
    >我们由此岸走向彼岸,不是为了复活过去,
    >是为了让未来,不再重复同样的悲伤。”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