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原来我们的父辈经历过这样的时代。”
>
>“我很想告诉别人,但我怕他们会说我胡说八道。”
>
>“你们还在写吗?我也想写点什么。”
春棠看完后,久久无言。她回复了那封邮件,鼓励他继续探索,并告诉他:“只要你想写,就一定有人愿意读。”
几天后,他们收到了第二封邮件,附带一篇少年写下的短文:
>“我记得爷爷说过一句话:‘历史不是教科书上的文字,而是我们走过的路。’”
>
>“我一直不懂这句话的意思,直到读了你们的书。”
>
>“现在我明白了,历史需要人来守护。”
>
>“我也想成为那个守护者。”
春棠看着那封信,眼眶湿润。她把信拿给张明远和沈明辉看,他们都笑了。
“看来,我们的火种,终于传到了下一代。”
**八十**
又是一个春天,海棠花开满庭院。春棠坐在窗前,阳光透过花瓣洒落在她的书桌上,映出斑驳的光影。
她翻开笔记本,写下新的一段:
>“记忆,是最柔软的力量。”
>
>“它无法摧毁高墙,却能让墙内的心跳永不沉寂。”
>
>“我们不是英雄,但我们愿意记得。”
>
>“哪怕只是一句话的真相。”
>
>“哪怕只是一个名字的存在。”
窗外,风吹过,花瓣轻轻飘落。远处传来孩童的欢笑声,街道上传来叫卖声,世界似乎从未改变,却又悄然前行。
张明远走进来,坐在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
“你还记得我们最初的梦想吗?”他问。
春棠笑了笑:“当然记得。我们要让每一个被遗忘的人,都被重新记住。”
沈明辉也走进来,端着三杯热茶,放在桌上。
“那我们就继续写下去。”他说,“直到世界再也无法遗忘。”
三人相视一笑,如同多年前的那个雨夜,围炉而坐,写下第一行字。
风雪已停,春光正好。
**八十一**
春棠在整理旧书稿时,发现了一本尘封已久的笔记本。那是她大学时代用的练习本,封面已经泛黄,边角也有些破损。她翻开第一页,熟悉的字迹跃然纸上??那是他们三人共同写下的第一篇短文,题为《被遗忘者》。
那时的他们还年轻,对未来充满期待,也对世界抱有疑问。他们曾在图书馆里讨论历史课本的缺失,在深夜的咖啡馆里争论新闻自由的意义,在校园角落里写下那些不被允许的文字。
“你还记得吗?”她轻声问张明远和沈明辉,“我们那时候总说,要写一部属于所有人的书。”
张明远接过笔记本,翻了几页,露出一丝怀念的笑容:“我记得你说过,‘如果没人记录过去,未来就不会知道我们曾经存在过’。”
沈明辉点头:“那时候我们以为,只要坚持写下去,就能改变些什么。”
“其实,我们已经改变了。”春棠低声说,“至少,我们没有忘记。”
他们围坐在桌前,重新阅读那些年少时的文字。虽然青涩,却饱含真诚。那些关于公正、关于真相、关于记忆的思考,如今读来依旧令人心潮澎湃。
“也许……我们可以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春棠忽然说道,“作为《遗忘之前》的附录,或者单独成册。”
张明远沉思片刻,点头:“是个好主意。这些文字承载了我们的初心,也见证了我们一路走来的轨迹。”
于是,他们开始着手整理这本旧笔记,并补充新的注释和回忆。他们不仅记录下自己当年的想法,也加入了后来的经历与感悟。这本书,成为他们对过去的回望,也是对未来的寄托。
**八十二**
新书完成后,他们决定以电子形式发布,同时联系几位海外出版社,希望能将其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
这一次,他们的行动更加谨慎。为了避免被追踪,他们使用匿名账号进行上传,将文件加密后分批发送,并通过多个平台同步更新。
几天后,书籍上线的消息传开,读者们的反馈接踵而至。
有人留言道:“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历史不是冰冷的事件,而是活生生的人。”
还有人写道:“你们的文字让我想起祖父的故事,他生前一直想讲给我们听,但我们从未真正倾听。”
一位年轻女孩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读后感:“我一直以为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