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姜心棠一入萧迟的主院,就跟一女子打了个照面。
女子看到姜心棠的脸,先是愣了愣。
随后壮着胆子喝道:“何人?这是王爷的主院,不可擅闯!”
姜心棠和她身后跟着的嬷嬷宫婢,也皆是一愣,停下了脚步。
嬷嬷虽震惊这女子的相貌,但反应极快,厉喝:“放肆,这是皇后娘娘!王爷的院子,皇后娘娘想来就来!倒是你,是何人,还不跪下!”
女子只知道自己被大长公主找来,是因为像某个人,却没想到对方居然是皇后。
吓得赶紧跪了下去......
**二百二十九**
展览结束后,春棠和李然回到档案室,窗外的海棠树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嫩绿的新叶已经完全舒展开来,仿佛母亲们的青春从未远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生长。
她们开始整理这次展览的反馈信件和照片,每一封信都带着不同的情感,或怀念、或感慨、或释然。有读者寄来了母亲年轻时的诗稿,也有母亲亲自写信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她们读着这些文字,仿佛听见了无数个母亲的声音,从岁月深处轻轻传来。
“这封信写得真好。”李然拿起一封信,递给春棠,“是位母亲自己写的。”
春棠接过信,展开信纸,字迹清秀而有力:
“亲爱的姑娘们:
看到你们的展览,我忍不住提笔写下这些话。我已经六十多岁了,年轻时的梦想,早已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可你们让我想起,我曾是个爱写诗的女孩,也曾幻想站在舞台上跳舞。
我叫林月,年轻时喜欢文学,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大学没考上,我便进了纺织厂。后来结婚生子,生活琐碎,但我始终没有放下笔。每个深夜,孩子们睡着后,我都会写下几行诗,写给过去的自己。
这些诗,我从未发表过,也从未给别人看过。可你们让我明白,它们值得被看见。于是,我整理了这些年的诗稿,寄给你们,希望它们能成为‘母亲的青春’中的一朵小花。
谢谢你们,让我们这些母亲,重新被看见、被听见。”
春棠读完,眼眶湿润。她轻轻合上信纸,低声说:“原来,母亲们的青春,从未真正熄灭。”
李然点点头:“她们只是把梦想藏进了生活的褶皱里,可只要有人愿意翻开,就能看见那些光。”
她们继续整理信件,一封封读着,仿佛在与一位位母亲对话。她们读到一位母亲年轻时偷偷写小说的故事,读到一位母亲在厨房里写诗的片段,读到一位母亲在病中写下回忆录的执着。
“我们是不是该把这些故事也整理出来?”春棠忽然说,“不只是展览,还可以出书。”
李然眼睛一亮:“对,出一本关于母亲青春故事的书,让这些声音被更多人听见。”
春棠点头:“就叫《母亲的青春:未曾熄灭的光》。”
**二百三十**
她们开始筹备这本书的出版工作。联系出版社、整理采访内容、筛选照片和手稿,每一项工作都繁琐却充满意义。
她们拜访了更多的母亲,听她们讲述自己的青春。有位母亲年轻时是舞蹈演员,后来因为家庭放弃舞台,如今每天在公园教老年人跳舞;有位母亲曾经是大学文学社的社长,后来因为孩子放弃写作,如今每天在社区图书馆做义工;还有位母亲年轻时梦想成为一名画家,虽然没能成为职业画家,但她坚持画画,把孩子们的成长都画在了画纸上。
“我最遗憾的,是没能让孩子们看到我年轻时的模样。”那位画画的母亲说,“他们只知道我是妈妈,却不知道我曾经也渴望远方。”
春棠听后,心中一震。她轻声问:“那您愿意把这些画收进我们的书里吗?”
母亲点头:“当然愿意。我想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妈妈,也曾是个有梦想的人。”
她们收集了越来越多的故事,照片、手稿、画作、舞鞋、琴谱……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母亲们未曾熄灭的光。
**二百三十一**
几个月后,《母亲的青春:未曾熄灭的光》终于出版了。
新书发布会设在文化馆的展厅里,和之前的展览一样,布置得温馨而充满故事感。展厅中央摆放着一张长桌,上面摆满了书中收录的母亲们的旧物:泛黄的日记本、褪色的舞鞋、破损的琴谱、手写的诗稿……
春棠和李然站在展厅中央,看着陆续到来的读者和母亲们,心中满是感动。
“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李然轻声说。
“因为她们都渴望被看见。”春棠微笑,“我们只是给了她们一个机会。”
发布会开始后,春棠和李然轮流发言,讲述她们做这本书的初衷,也分享了几位母亲的故事。
“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人知道,母亲们不只是母亲。”春棠说,“她们也曾是少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