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长公主似听到了天方夜谭,当初那个什么都不是的小继女,如今居然成长到敢跟她叫板了。
谁给的底气?
她那个不孝子给的!
可她还来不及发怒,她心中的不孝子就来了,抱着小公主。
大长公主看到亲孙女,气就发不出来了,收起凌厉眼神,朝小公主喊:“过来祖母这儿。”
萧迟将闺女放下。
小公主哒哒哒就跑过去,扑到大长公主怀里,拉着大长公主的手,“祖母祖母,玩玩…”
要大长公主陪她玩。
说罢就把大长公主往寝殿外拽。
大长公主......
**二百五十八**
春棠和李然的《母亲的梦想:未曾熄灭的光》正式出版的那天,文化馆门前早早排起了长队。人们带着期待与敬意,等待着这本书的面世。有人是为母亲而来,有人是为自己而来,也有人,是为了那些未曾说出口的遗憾而来。
签售台上,春棠和李然并肩而坐,手中是无数封读者来信的复印件。她们知道,这本书不只是她们的成果,更是无数母亲与子女之间情感的交汇点。
“这本书,像是一面镜子。”一位读者拿着书走到她们面前,声音微微颤抖,“我妈妈已经走了三年,但她在书里‘说话’了。”
她翻开书页,指着一张泛黄的画作:“这是我妈妈年轻时画的。她生前从没提过这些画,直到你们展览的时候,我才第一次看到。原来她一直藏着自己的梦想。”
春棠轻轻点头,眼中泛起水光:“谢谢你能分享她的故事。”
“谢谢你们,让她被记住。”那位读者说完,轻轻鞠了一躬,转身离去。
李然看着她的背影,低声说:“我们做的,不只是记录,而是让她们的存在,被真正看见。”
人群缓缓流动,每一个前来签售的人,都带着不同的故事。有母亲亲自前来,捧着书,像捧着自己的青春;有女儿为母亲代领,说要带回去念给妈妈听;还有儿子红着眼眶,说终于懂了母亲为何总是望着远方发呆。
“我妈妈年轻时想当老师。”一位中年男子站在她们面前,手里紧握着书,“她一直教我读书,但我从不知道,她年轻时的梦想,是站在讲台上,教更多孩子。”
他顿了顿,声音哽咽:“现在,我女儿也要上小学了。我决定让她去当老师,替我妈妈完成她未竟的梦想。”
春棠轻轻握住他的手:“她会听见的。”
他点头,转身离去,背影坚定。
签售持续了一整天,阳光从清晨的微光,到正午的炽热,再到黄昏的柔和。风吹过海棠树,花瓣落在书页上,像是母亲们的微笑。
“今天,我们好像真的让她们‘活’了过来。”李然轻声说。
春棠点头:“她们从未真正离开过,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生长。”
**二百五十九**
书出版后,反响比她们想象的更加热烈。媒体争相报道,出版社加印了三次,依然供不应求。有人将书带去巴黎,有人将书带到讲台上,也有人将书放在母亲的墓前。
“这本书,像是一场无声的对话。”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我读完后,第一次认真问了妈妈,‘你年轻时想做什么?’”
这条动态下,无数人留言分享自己母亲的故事。有的母亲曾是舞者,有的母亲曾是诗人,有的母亲曾是医生,却因家庭放弃学业。每一个故事,都像一颗星星,在夜空中悄然闪烁。
春棠和李然开始收到越来越多的投稿。有人寄来母亲的旧日记,有人寄来母亲年轻时的照片,还有人寄来母亲临终前写下的信。
“妈妈走得很突然。”一封信中写道,“她临终前,手里还握着一本旧课本。她说,她梦里还在讲课。她希望,有人能替她站在讲台上。”
春棠读着这封信,泪水滑落。她将这封信收录进下一本书的附录,并在书末写下一句话:“母亲的梦想,从未真正远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生长。”
她们开始策划下一次展览,主题是“母亲的梦想?续章”。这一次,她们不再只是展示母亲们的故事,而是邀请读者们参与进来,用自己的方式,延续母亲的梦想。
有人为母亲画了一幅画,有人为母亲写了一首诗,还有人替母亲去了一趟巴黎,拍下照片寄来。
“我替妈妈去了埃菲尔铁塔。”一位读者写道,“我站在塔下,大声说,‘妈妈,你年轻时的梦想,我替你实现了。’”
春棠和李然看着这些投稿,心中满是温暖。
“我们不只是记录者。”春棠轻声说,“我们是传承者。”
李然点头:“母亲的梦想,不只是她们的梦想,也是我们的梦想。”
她们站在文化馆门口,看着夕阳洒在海棠树上,花瓣随风飘落,像是母亲们的梦,在岁月中轻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