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和学姐同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探头看了眼隔壁,就看到了已经拖着行李箱出来的李珞,“你都收拾好了,怎么刚才不叫一下我啊?”
    “让你多睡会儿不好吗?”
    “我可谢谢您嘞。”
    徐有渔打着哈欠回到屋里,洗了把脸清醒过来后,立马开始收拾行李。
    等到快十二点的时候,总算准备完毕,拖着行李箱跟在后面,和李珞还有徐榕生一起下楼退房。
    然后三人便来到了附近的小饭馆,由徐榕生请客,简单的搓了一顿。
    “昨晚回房间后,我认真研读了一下你的书。”徐榕生在饭桌上,笑呵呵的朝李珞说道,“说实话,还挺有启发的。”
    “我也看了一些其他书的开头,但感觉你的作品,在结构上更有条理一些,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
    “似乎你是有意的在控制每一个情节的字数。”
    “基本上每二三十章都是一个完整的起承转合结构,非常有规律。”
    “其他的书虽然也有这种特质,但往往会中途迷失,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
    李珞听到徐榕生谈起他写的书,脸色顿时一僵,瞥向旁边的徐有渔,就看到她正憋着笑,埋头吃饭,一副想笑又怕被殃及池鱼的模样。
    但听到后面,发现徐榕生真的是在认真研究后,李珞也是解释道:“这种写法,我称它为网文的节奏。”
    “一次完整的,有高潮有爽点的起承转合的剧情,假设完成它的字数是五万字,那么这个字数,就是一本网文的节奏。”
    “有的书,可能十万字来一次,有的二十万字,还有的甚至能铺设上百万字才有一次爆发,这就属于一本书的节奏,就像是起伏跳动的音符一样。”
    “节奏越慢,铺垫越长,积攒的情绪越足,达到高潮时的情绪爆发就越是猛烈和悠长,但代价就是连载期的时候,读者追读体验会很糟糕,比较难熬。”
    “节奏越快,铺垫就越是短平快,情绪的起伏没有那种大起大落,但因为能更快的收获情绪反馈,所以读者追读体验会比较好。”
    “代价就是失去了长期铺垫的高爆发,很难给读者留下一些深刻的印象。”
    李珞的选择,明显就是后者。
    毕竟互联网的发展就是一直在往短平快的方向走,李珞也只是顺应一下时代的潮流而已。
    至于他的这些理论,基本都是后世的网文作者一步一步总结出来的东西。
    “当然,也有两者兼备的方法。”李珞补充道,“就是在百万字篇幅的起承转合里,塞入小篇幅的起承转合,一个大的套了几个小的。”
    “保证满足读者短平快的同时,还能持续铺垫那个大高潮。”
    “这种写法,我称之为二级结构,而上面最初提到的两种快慢模式,则属于一级结构。”
    对于李珞来说,二级结构当然是更好的选择,但他在这方面的能力有限,也就做出了一番取舍。
    毕竟这种二级结构往往是非常消耗脑力的东西,既要短平快的小剧情一个接着一个,又要兼顾铺垫大高潮,一点一点往大高潮的方向推进。
    这种东西一旦没把控好,二级结构就会崩盘,最后别说兼顾了,反而是两者的缺点都给碰上,效果反而不好。
    至于在这之上的,还有三级结构。
    就是以五到十万字的小剧情为细胞,五十到一百万字的高潮剧情为骨架,最后汇聚成四五百万字的终极高潮。
    相当于是一个非常大的起承转合里面,容纳了四五个中等篇幅的起承转合。
    而每一个中等篇幅的起承转合当中,又容纳了四五个小篇幅的起承转合。
    层层嵌套之下,一个结构精美的网文框架也就出炉了。
    只不过这种程度的铺设,已经不是一般人能够驾驭的东西。
    得从开书之前就做好整本书的完成框架,而且在长达一年以上的连续创作过程中,都有条不紊的推进,不偏不倚。
    这对于一个网文作者而言,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大多数写网文的,都是想到一个点子,然后打开word就是干,哪里会想那么多。
    大多数一开始就想那么多的人,刚写个几万字,发布上传后,就发现自己数据已经扑街了……哪里还有后续。
    “你的这个说法,倒是很有意思,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徐榕生恍然点头,在心里默默记下,“这也算是网文的一种特色了,毕竟历史之上,还真没有出现过数百万字篇幅的作品。”
    “这也算是时代发展的一种趋势吧。”李珞笑着说道,“承载文字的媒介越是发展,自然就能够演化出字数越是庞大的作品。”
    数百万字的作品,要是一次性做成纸质书籍,类似普通书籍的那种厚度和页数,能一次性出十几二十本才出的完。
    这种成本,要是放到古代,那可真是想都不敢想。
    也就是在互联网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