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大院北区的布局(求追读)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时间很快来到崇祯十四年十月初。
    经过半个多月的抓紧快干,新川沙大院已经初步建成。
    从古到今,只要银钱到位,华国人基建的效率绝对是顶尖的。
    十月二日,李武来报铁匠作坊已经安顿完毕,可以重新开工。
    于是,许诚便带着朱奎过来,顺便查看一下大院的其他进展情况。
    两人骑马来到大院门口,一道高约两米的围墙已经建成。
    从大门分别向两侧延伸,大院外围已经建成一圈长约四百五十余米的石墙,西边、南边和北边都砌了2米高的新墙。
    东侧挨着海塘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就在两侧位置修了哨塔。
    不过因为工期略紧,围墙的造型较为粗糙。这也是许诚的要求,一切以实用为先,外观什么不重要。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省钱,谁不知道搞的整齐划一好看,但肯定更加费时费钱。
    许诚现在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分花,自然不会去多花这个钱。
    以前没有围墙,光秃秃的暴露在野外,总感觉没有什么安全感。
    现在把围墙建起来了,一来是可以遮掩院内的敏感活动,特别是打造军械之类,可以悄咪咪搞大事;二来也是极大增强了安全性。
    特别是在院墙的四个角和大门附近都修建了箭塔,对付一般的流民和盗匪是足够了。
    当然这段粗糙的围墙花费也不菲,尽管当前人工极为便宜,但也花了许诚五百多两,比买院子还贵。
    从正门进去正对着的四合院没有大的变化,主要是将外进原来下人居住的地方改成了议事办事的公房。
    下一步许诚的重心肯定要转到川沙大院这边来,没有商议公务的地方肯定不行。
    在四合院的两侧各加了一排朝外开门的厢房,一排给下人居住,一排宽敞一点留给许记的骨干居住。
    大院中的两进四合院位置刚好居中,以此为界,大致将院中的地方分成了两个部分。
    按照许诚的规划,大门进来的左侧,也就是北区将建成军事区,主要用来布置护卫队、打铁坊等。
    大门进来的右侧,也就是南区将建成民用区,主要用来建造民房,开设用于种植的田地,以后也可以用来建工坊、商铺等。
    许诚这次来查看的重点打铁作坊就安排在大院的北区。
    从大门进来左转进入到北区,靠近西院墙的位置修了一排营房,是给护卫队居住的。
    目前,丁强、黄凯已经带领新招募的35名护卫队员住了进来。
    门前是一块空地,摆放了石锁、原木等器械,修成了一块操场。全体护卫队员都在上面整队操练。
    “东家,您来了!”丁强和黄凯已经在操练场边上站着,看到许诚过来立即上前来打招呼。
    “新招来的护卫都安排好了吧?”许诚问道。
    “安排好了,我们这一排营房总共有十间房子,留了四间作为公房,一间作为护卫队首领的房间,剩余的五间都是通铺,每间可以住十个人,安排现在的35人还有不少余量。”丁强介绍道。
    许诚点了点头说:“走,丁强陪着去看看,黄凯你去继续组织操练吧。”
    “是!”黄凯率先领命而去。
    许诚则在丁强的陪同下,查看了一下护卫队的饭堂、寝房等设施。
    这里修建的时间虽然仓促,但用料充足,建设质量还比较过硬。
    特别是营房都是护卫队员自己动手修建的,自然不会偷工减料。
    许诚一边看一边交代:“丁强,护卫队员以后就是我们的依靠,你们要保证大家吃饱,努力做到吃好,加强日常材料,尽快提升武艺技能。”
    “明白,我和黄凯平时都和大家在一个锅里吃饭,绝不会亏待大伙的。”丁强立即回答道。
    “这就好,护卫队虽然不是军队,但要按强军的标准来建,以后要形成规矩,不管是谁过来,都要跟大家在一个灶上就餐,不得搞特殊化。”
    许诚知道明末军队扣克军饷严重,士兵吃的往往比猪还差,严重影响了战力,他必须从一开始就防止这种问题的发生。
    “我们一定会谨记东家教诲的!”
    “那就行!我今天主要是去看打铁作坊的,护卫队这边改天还要专门过来,今日就这样吧。”
    许诚今天主要不是来护卫队,所以简单看了一下,嘱咐丁强、黄凯两人带好队伍后,就接着前往了李武的打铁作坊。
    考虑未来军械制造的极端重要性,这里预留的地方很大。
    打铁作坊沿着最北面的院墙修建,分成了东西两个坊区。
    靠近西院墙的西区主要用来打造酒肆所需的烤盘、碳炉、夹子等物品,也是培养铁匠学徒的地方。
    靠近海塘的东区,设置在大院的最里侧,专门设了道门,隐蔽性很强,是用来打造军械的地方。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