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莱妮在整理完所有规范与规律后,决定进行一次实操。
她按照反应式,准备好材料丶催化剂,用自己制作的精密工具测量丶混合。
不到一分钟,一瓶清澈的疗伤药水就制作完成了。
当莱妮握着那瓶亲手制作的疗伤药水,她心中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这套新体系,与传统魔药学相比,有着颠覆性的优势。
第一个,也是最核心的优势,便是量产能力。
传统魔药学中,魔药制作完全依赖魔药师的个人能力。
从材料魔化到调配过程,每一步都需要魔药师全神贯注,一天能调配出个二十瓶已属顶尖水准,且中途稍有分心就可能导致全部失败。
而莱妮的新体系,彻底打破了这种「个人依赖」,将魔药制作变成了「标准化流程」
像乡下农户酿酒一样,只需准备足够大的发应容器。
然后,按照魔素反应式的比例,加入定量的银叶草粉丶宁神花汁丶纯净之水与月光苔提取液。
无需人工干预,容器内的魔素会在催化剂作用下自动结合,短时间内就能批量生产数百瓶疗伤药水甚至更多。
第二个优势,是极致的低价。
传统魔药价格高昂,除了材料本身的成本,更包含了「魔药师人力成本」与「失败损耗成本」。
正常情况下,一个魔药师调配魔药,每成功两瓶,就可能伴随一瓶失败,失败的材料成本也会转嫁到成品价格中。
而新体系通过三重压缩,将成本降到了极致:
魔素反应式精确到「克」,银叶草粉用20克就绝不会多放1克,宁神花汁加10毫升就不会浪费0.5毫升,每一份材料都能精准转化为魔药成分,没有丝毫浪费。
传统魔药师调配一瓶药水的材料利用率约为六成,多的可能能到七八成,而新体系能达到九成八以上。
另外,全程无需魔药师参与,只需经过简单培训的平民就能操作。
更重要的是,按照魔素反应式制造魔药,只要保证材料不出问题,纯度达标,环境没有大的变化,几乎不会有失败的可能。
这般三重叠加之下,使得新体系下调配一瓶疗伤药水的成本只有传统方法的二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第三个优势,是品控的绝对稳定。
传统魔药的品质,完全取决于魔药师的状态。
同一人丶同一配方,上午制作的药水可能药效强些,下午因精神疲惫就可能药效减弱甚至不同魔药师调配的同一种药水,效果也会有明显差异。
而新体系下,每一瓶药水的药效都完全一致。
这种稳定性,对需要大规模使用魔药的场景至关重要。
最后就是简单易传承。
新体系的核心在于魔素反应式的推导。
只要有人将魔素反应式推导出,即使是此前从未接触过魔药学的农夫,在简单的培训之后,也可以按照魔素反应式快速上手制造对应魔药。
但莱妮也很快发现,这套新体系并非完美,反而存在着难以回避的「弊端」。
这些弊端像一道道门槛,限制着它的应用范围,使之不可能替代传统魔药学,只能说是细分出一个新的应用领域。
最大且最致命的弊端,便是药效弱化。
传统魔药师调配魔药时,会通过「精准魔化」激发材料中隐藏的魔力潜能。
比如银叶草中的「愈魔素」,在魔药师的魔力引导下,能释放出100%的效力:
而新体系依赖催化剂促进魔素结合,无法激发材料的潜能,只能利用魔素的基础效力莱妮通过对比测试发现:新体系制作的疗伤药水,药效仅为传统疗伤药水的三成到四成,只能处理割伤丶伤等轻度外伤,无法应对骨折丶深度烧伤等严重伤势;
更无法像魔药大师那样,通过个人手法调配出「强效疗伤药水」「极速恢复药水」等精品魔药。
这也是她在药水前冠以「弱效」二字的原因。
另外,这个新体系因为无法处理极其复杂丶不稳定的高阶魔素,故而也很难制造出高阶的魔药。
最后一个弊端是,这个新体系严重依赖魔素图谱的完整度。
新体系的核心是「魔素反应式」,而反应式的推导,必须建立在「已知材料魔素构成」的基础上。
如果魔素图谱中缺失某种材料的信息,就无法推导包含该材料的反应式。
目前莱妮的魔素图谱,仅记录了上百种常见材料的魔素构成,且多为基础魔素。
对于特殊或者高阶材料,她既没有获取样本的渠道,也无法测量其魔素属性。
这导致许多潜在的魔药反应式无法推导。
至今为止,她成功推导的魔素反应式仅有两条:一条是弱效疗伤药水,一条是弱效体力恢复药水。
即便如此,莱妮依旧对这套体系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