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钧听了这话,忍不住笑了笑。
不得不说,虽然结构性压迫不能立竿见影地缓解,但将吃相难看的剥削户先砍死几个,心情还是很舒畅的。
他招了招手,示意三人起身,边走边说。
「朕就开门见山了。」朱翊钧揉着睡得有些酸痛的脖子,开口道,「你们也不必太过惊惶,僧道修桥铺路丶接济百姓,朕从来都看在眼里。」
「只是朕如今见得其中的害群之马乾犯戒律,不得不按律处置而已。」
「并非对你们有什麽成见。」
定心丸还是要给人吃的。
这种扎根民间的基层组织,若是要造反,可不是小事。
宏法和尚闻言,连忙表态:「陛下乃是活佛道尊,替我等清理门户,理所当然!」
死的也不是他们寺的人,拍手称快一点负担也无。
只要皇帝不扩大事态,怎麽都好说。
朱翊钧既然说开门见山,自然没有绕弯的打算,他摇了摇头:「说说借贷的事罢,你们这样搞,肯定要不得。」
要不怎麽说大侠潇洒呢,要是朱翊钧会武功,给这些人突突完就完事了,手尾自然有官府去处置。
但做皇帝就不行了,撒完气之后,还得再多使一分力。
宏法和尚跟原申道人对视一眼,只觉有苦说不出。
他们又不是跟话本里那种掌教一样说一不二,充其量也就是个代表,被推出来跟皇帝跪着认错罢了。
这一开口就是要动他们的财源,哪怕他们答应下来,他们身后的一干寺庙,
也未必会认下。
弘法和尚迟疑片刻,开口问道:「陛下是要禁止我等放贷?」
朱翊钧摇了摇头:「朕还没昏庸到这个份上。」
一刀切是不可能的,问题的根源在于小农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行,天然就有贷款的需求。
世间事就是这样,金融职能,官府承担不了,总有人会承担。
需求就在那里,无形的大手总会孕育出承载高利贷的载体。
没有寺观,还有乡绅。
没有乡绅,商户也未尝不能一贷。
至于收归官府,统一监管?
那就更不现实了。
王安石已经尝试过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力,这条路走不通。
利息低了,官府就跟寺观丶乡绅勾结,前者贷给后者,后者高利贷给百姓。
利息不低,那就成了民之策了,官府牵牛扒房,可比寺观狠多了。
说白了还是受限于信息传递,做不到太过细致入微的统治。
原申道人小心翼翼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皇帝肯定是有想法的。
否则不至于给户部侍郎也叫了过来。
朱翊钧沉吟片刻,开口道:「朕说几点,二位姑且先听之,范侍郎,你也记一下。」
三人敛容肃然。
朱翊钧斟酌道:「汝等一干寺观,别事朕且不管,但是借贷之业,不能再肆无忌惮了,往后需得受户部监管才行。」
「款目大小丶利息上限丶抵押范围-—-—--等等,都必须在户部的章程之内。」
「不单是你们寺观,其馀当铺丶商行,一视同仁,届时放贷不愿受监管的,
便要按律处置了。」
想要将野蛮生长的行业规范起来,有律可依是第一步,不能每次都找别的理由来处置。
所谓有多大本事吃多少饭。
如今的官府没能力大包大揽,但略作监管,还是绰绰有馀的一一监管到什麽程度,就看国力如何了。
范应期闻言,当先便是一惊,这才明白皇帝唤他过来所为何事。
而后反应过来便是一喜。
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说白了就是看仓库的,位分高不高先不说,政绩是真的难出。
如今皇帝要给他加新担子,对他与户部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好事!
弘法和尚犹豫道:「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等自然是应当受朝廷监管的,就是不知,具体有哪些条目限制?」
佛门自传入汉土以来,已经几经改造。
三武一宗灭佛,更是彻底完成了本土化,不听话的流派,要麽已经湮灭,要麽被视为淫祀,喊打喊杀。
受朝廷的控制,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一就像僧录司。
朱翊钧不疾不徐,缓缓道:「其一,利息上限要定,不能由得你们随心所欲,朕也不欺你们,由你们与户部商议,拿个有利可图,又能给朕留一分薄面的数目出来。」
贷款乍一听,似乎无论多少息,都是有利可图。
但实际上也不得不考虑这个时代的坏帐率奇高的问题。
一旦利息上限定得低了,大市场运转下,律法就会变成摆设。
所以具体的数目,还真不是他随便定下就行的。
「其二,贷款的方式也要定,利